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千万罚单频出,非银支付迎来“强监管”时代

作者:唐汪凯 2018-10-16 17:00

“天价罚单”频出背后,预示着非银支付的强监管时代正在来临。

VCG111171953893_gaitubao_com_750x400.jpg

支付机构违规被罚没2473万,刷新央行上海总部对非银支付罚金最高记录,巨额罚款再次引发业内关注。

近日,杉德支付网络服务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杉德支付”)因违反支付业务规定,遭央行上海分行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668.3万,并处以罚款1804.9万,合计罚没金额2473.3万元,并对该公司相关责任人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

自2018年以来,非银支付机构因违规领千万罚单已达到6次,罚金总数超过1亿6千万。“天价罚单”频出背后,非银支付的强监管时代正在来临。

非银支付遇罚单潮

据公开资料,杉德支付2011年成立于上海,并于当年12月22日获得在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范围内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的支付许可证。2016年5月3日业务范围扩大至互联网支付、移动电话支付、银行卡收单(全国)、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上海市、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2016年8月12日,杉德支付顺利通过续展,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续展至2021年5月3日。

值得一提的是,杉德支付已有多次违规被处罚记录。除了此次领到央行上海分行2473万罚单外,2017年1月,杉德支付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被央行大连中心支行处以25万元罚款;同年3月,又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央行警告,并没收违法所得4000元,处罚款59万元;2018年9月,因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相关规定,杉德支付被央行长沙中心支行罚款5万元。

杉德支付屡领罚单是当前支付行业遭遇“罚单潮”的一个缩影,非银支付机构近年来吃业务违规罚单几乎成为常态。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央行及其分支机构今年针对非银支付已累计开出罚单近90张,涉及支付机构逾50家,而这其中,罚没金额超千万的就有6张,总金额超过1亿6千万。

罚没金额超千万的6家机构分别是:智付支付、卡友支付、国付宝、联动优势、银盛支付、杉德支付。其中单次违规被罚金额总数最高的是国付宝,达到4447万,金额最小的是银盛支付2247万。

对于外界较为关注的非银支付机构遭处罚原因,时代财经注意到,备付金管理以及商户管理方面的违规行为是吃罚单的主要原因。易观金融分析师王蓬博对时代财经表示,监管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支付行业,是一个不断完善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机构根据要求整改也需要一个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非银支付机构很多的违规行为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吃罚单主要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整改。

监管常态化

事实上,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对于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整顿工作一直处于不断的加强的状态。

2018年4月中旬,央行支付司发布《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关于2018年重点抽查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统一部署、同步实施,分阶段、分步骤对支付机构开展重点抽查工作。其中重点抽查内容包括无证经营支付机构市场情况,以及支付机构备付金集中存管执行情况。

2018年4月底,央行支付结算司再次明确对支付行业检查的重点,包括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整治、银行结算账户管理、支付机构备付金管理、“二清”违规行为、“断直连”情况等几大方面。

5月1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司长谢众表示,要持续做好正本清源工作,进一步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对各类违规支付行为的整顿处罚绝不手软。

监管表态预示着非银支付强监管时代的到来。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石磊认为,“天价罚单”背后透露出了监管部门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责任承担机制的重视。作为支付机构承担支付业务同时承受监管风险,这里透露着国家要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责任强度管理的信号。如果不承担风险责任,违背国家金融管理的规定,就一定要遭受严重的处罚。

金融支付行业研究人士寇向涛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表示,监管巡查已经成为整个支付行业的一个常态,相关从业机构在日常运营中预计会有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这也是目前该行业被处罚事件频频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

寇向涛认为,“不只是支付行业,整个金融大环境都是在趋严的,包括银行、基金、P2P等,所以作为金融行业的基础业务,支付领域加强整顿工作,规范行业经营是正常的节奏。非银支付机构的监管正进入一个常态化的过程,要说未来会有什么变化,可能就是随着整治工作的深入,处罚力度会更大,罚金更多。”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