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11条金融改革措施出炉,下一步怎么走?我们对话了三位经济学家

作者:余思毅 2020-05-29 09:13

对于近日在经济学界热议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他们认为,央行大概率是不赞成此法,但地方政府对于此方法可能较为欢迎。

5月27日,金融委办公室发布十一条金融改革措施(下简称十一条)。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原则,这些措施将于近期陆续推出,主要内容涵盖加强对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金融开放和投资者保护三个方面。

就在十一条金融改革措施发布的前一天,5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接受《金融时报》《中国金融》专访,信息量巨大,引发较大关注,不少内容与十一条相呼应。

易纲提出从五方面加大货币政策创新力度,提高企业融资的“直达性”;指出疫情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一定下迁压力,防范金融风险要关注银行风险;实施普惠小微信用贷款支持方案等。

改进政府性担保机制,对企业帮助有多大?夯实各金融主体责任加强监管,能压制不良贷率上升的风险的出现吗?此前学界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甚嚣尘上,但十一条及易纲均未提及,释放出什么信号?就上述问题,5月28日,时代财经采访了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前海开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中国金融智库首席金融学家宏皓。

杨德龙认为,十一条金融改革措施均触及到根本性的问题,地方政府成立风险担保金制度,鼓励银行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支持,是一项有力的举措。对于地方财政可能吃紧的担忧,宏皓建议,地方政府可以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搭建民间融资平台。

对于加大金融监管力度,三位经济学家均认为降低不良贷率与放贷释放流动性存在一定的张力,关键还是发展盘活经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至于近日在经济学界热议的财政赤字货币化,经济学家认为,由于这一做法与人民银行相悖,央行与易纲不会轻易表态。央行大概率是不赞成此法,但地方政府对于此方法可能较为欢迎。 

timg (14).jpg

地方政府助力担保是一项有力措施

时代财经十一条金融改革措施涉及推动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支小支农、降低担保费。易纲在访谈中也提到,“改进政府性担保机制。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用于小微企业应急转贷、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等”。请问改进政府担保机制的做法,对小微企业贷款融资帮助有多大?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可行吗?

邵宇: 政策性担保机构一直是存在的,改进政府性担保机制实际上相当于政府为坏账做准备,如果机构放款遇到问题,担保机构会把额外的损失承担。这意味着动用地方的财力为担保机构提供更多资金,让它们扩大业务规模,从而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更多的担保支持,达到贷款可触及更多的中小企业、降低中小企业获取贷款融资成本的目的。

地方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可以来补充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资本,为融资规模扩大倍数。这类机构多是地方财政出资的,改进政府性担保机制可以弱化其盈利考核,降低担保费率和反担保要求,允许它有更多的坏账损失,更多的容错。降低担保费率等实际上都是在消减降低融资成本的手段。

杨德龙:虽然疫情对我国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但我国持续推动深化金融改革的决心不会改变。这十一条金融改革措施均触及到根本性的问题。

疫情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冲击大,小微企业资金链比较紧张,甚至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倒闭。毕竟小微企业没有可以担保的资产,且盈利能力不强,所以银行从风险规避的角度出发,不愿意放款给小微企业。

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有条件的地方政府成立风险担保金制度,鼓励银行向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的贷款支持,是一项有力的举措。

宏皓:有政府性质的担保机构来提供担保的话,对银行来讲,贷款给小微企业的风险是降低了。具体在各个地方落地时,要根据各地情况不同进行细化。因为各地情况不一样,各地的担保机构实力有大有小,越是经济发达地区越强,经济落后地区担保机构比较少,担保机构本身的能力也不是很强。

时代财经:地方财政已经非常紧张,且地方债规模也大。鼓励改进政府性担保机制是央行的声音,地方政府会积极行动吗?

邵宇:这就要考虑地方自身的财力,做不做是取决于地方政府的判断,也取决于它们可动用的财力的多少,量力而行。

杨德龙:地方政府有动力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很多中小企业一般是劳动密集型为主,极大地解决了就业问题,如果有大量的中小微企业破产倒闭,无疑给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市场带来巨大压力。助力小微企业贷款有利于维护地方经济平稳增长和维护地方稳定的。

至于财政紧张的问题,一些相对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财政比较宽裕,可能会有实力去建“资金池”,如果地方政府财政非常紧张,可能就没有实力去做,这也不是强制要求。

宏皓:现在各个地方财政紧张,但站在中央的角度、央行的立场上鼓励各地建“资金池”是对的。

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提供支持,多使用市场化的手段。中国经济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民间也积累了大量的资金,各类金融机构,包括民间的主体资金量都是很大的。搭建市场化的融资平台,把民间的资金引导进来。通过市场这只手把资金能够投入到实体经济里,投入到小微企业里面去。

降低不良贷款需有新的经济增长点

时代财经:易纲在访谈提到,后期银行可能面临较大的不良率上升、不良资产增加和处置压力。而将出台《加强金融违法行为行政处罚的意见》,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按照过罚相当原则,明确对金融机构违法行为的按次处罚和违法所得认定标准。你认为不良贷款风险大吗?夯实各金融主体担责、加强监管,能压制风险的出现吗?

邵宇:我觉得很难压制住风险的出现,实际上这是系统性风险,始终是要暴露出来的。

如果更多的强调贷款人,包括放贷机构的责任,会使得他们不敢放贷,这跟扩大信贷的要求是矛盾的,两者有一定的张力,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杨德龙:十一条金融改革措施中,在银行体系方面重点强调了对于中小银行的改革措施,让中小银行给予小微企业更多的贷款支持。

从贷款展期政策来看,虽然贷款展期有助于企业缓解当前偿债压力,但也加大了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压力和金融体系风险。根据部署,中小银行将迎来改革,加快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把补资本与优化公司治理有机结合起来。

至于不良贷款利率上升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这次疫情导致很多企业一个季度的时间没有收入,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很大。之前央行要求这些银行不能随便对因为疫情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断贷,所以一般做法是对这些企业到期的债务进行续期,或者借新还旧。

但如果企业疫情过后不能恢复正常经营,没有实际收入来源,就有可能形成坏账,不良率的上升是比较现实的风险。那么防范金融风险的方法,突出各主体方的责任,从主观能动性上尽量地减少不良率的上升,但肯定是不能杜绝的。

宏皓:央行作为监管部门,突出主体责任是站在监管考虑出发的。但降低不良贷款的措施的核心,实际上是每个地区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在欧美、日本都是进入到一个零利率、负利率的时代,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赚钱项目,金融机构手持资金却找不到有潜力的项目可投,所以只能是负利率。

银行要控制风险,明知道某些小微企业的项目不能赚钱,而且没有抵押资产,银行会给企业贷款吗?所以要降低不良贷款率,就需要地方政府打造地区的产业集群、产业链,找到利润增长点。企业能赚钱,金融机构风险才能降低,这是问题的核心。

央行大概率不赞成财政赤字货币化

时代财经:此前学界关于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甚嚣尘上,易纲和十一条并无涉及,是否意味着央行并不赞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提议?

邵宇:货币当局是不会发表直接涉及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讨论,毕竟财政政策和人民银行法都是不允许的。而且这个问题的讨论也要看全球的疫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进展。

杨德龙:现在来看,财政赤字货币化并不是一剂良药,副作用很大,并不具备实施的条件。

今年财政赤字增加是确定的事实,可不可以让央行直接向财政进行透支,这是分歧最大的一点。

我认为对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是当前是否有必要由央行直接购买国债?目前我国的赤字率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比较低。美国日本等国家赤字率都在6%以上,而中国的赤字率现在仍然是3-4%左右,即使今年新增了1万亿的财政赤字,赤字率也并不高,所以目前还没有必要进行财政赤字的货币化。

根据过往的经验,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虽然减轻了财政的压力,但可能引发通胀预期。此外由于财政赤字货币化对政府的负债管控将会减少,可能会加大财政支出,所以对于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一定要谨慎。根据人民银行法,央行不能直接向政府进行财政透支,所以从法制角度来看也不支持财政赤字货币化。

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现在欧美普遍实施了放水的政策,如美国、欧洲、日本、英国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实施零利率、负利率、无限量化宽松,相当于财政赤字的货币化,央行的资产规模也大幅度扩张,甚至是开着直升机撒钱。但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这些发达国家出现传统货币理论预判的可能引发的恶性通胀,这说明了经济理论也是根据实践不断进化的。

总的来说,我国当前并不具备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条件,但将来如果经济下滑严重,甚至出现通缩的局面,我国赤字率上升到6%以上之后,可以考虑这样一个选项,但至少目前还不到实施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时候。

宏皓:央行估计是不赞同,我也不赞同,这个做法显然是错误的,但问题是有些地方政府希望这样。

因为地方政府可能会想,国家通过债务货币化让地方政府的债务减免,这最后一定会导致通货膨胀,所以大部分的专家学者,包括金融机构都是反对的。这个问题落实的可能性不太大,当然最终是要看中央金融委如何决定。

时代财经:央行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融资等,能在多大程度上去支持小微企业?

邵宇:关键是看谁来加大对债券市场的融资,如果是央行来支持的话,可能会用这些债券作为代贷款的抵押物,以对金融机构来进行更多的再贷款操作。

杨德龙:央行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融资可能会推动商业银行去落实,推动相关部门审批一些公司债,但最终能不能达到计划,能不能净融资额比去年多增1万亿,以及小微专项金融债券能不能发行成功,还是要看市场接受程度。

毕竟现在市场对于投资的风险关注度是很高的,这两年出现了一些企业债违约的现象,信用风险是投资者首先关注的风险。同时,还要看发行企业债主体的信用、市场的认可程度以及发行的债券利率有没有吸引力。

宏皓:我觉得债券对小微企业的帮助不大。因为发债是有条件的,大额的债券,如上百亿规模,要经过银保监会批。小额的债券,如证券公司发中小企业债,也需要证监会批,而且发债规模不能低于10个亿。小微企业债的规模连最小的中小企业债的标准也达不到。央行站在政策上去考虑是可以的,但实际落地说实话很难。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