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40年来最密集加息!美联储“用力过猛”,专家:美国通胀或持续到2024年

作者:余思毅 2022-09-22 20:43

滕泰预计,未来半年内,美元和其他国家的息差还会进一步的扩大。

美联储再一次“暴力”加息。

美东时间9月21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加息7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到3.00%至3.25%之间。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第五次加息,也是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创自1981年以来的最大密集加息幅度。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美联储加息幅度取决于未来的经济数据,未来“某个时候”放缓加息步伐是合适的。

北京时间9月22日开盘后,在岸人民币对美元跌破7.1,创下2020年6月来新低,日内跌260点。美元兑日元站上145关口,为1998年8月以来首次。亚太股市开盘承压,日经225指数跌超1%, 香港恒生指数更是下跌近2%,创近10年新低。

“预计美联储11月还会加75个基点,或者至少加50个基点,2023年可能会有小幅度加息,驱动美元持续走高。”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全球通胀与衰退》作者滕泰9月22日对时代财经分析。

滕泰预计,未来半年内,美元和其他国家的息差还会进一步扩大,造成美元走强,日元、英镑、欧元等相对美元的汇率会有所变化。

图虫创意-1434191843383705622.jpe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加息用力过猛,恐有“硬着陆”风险

9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通胀数据显示,8月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经季调后环比上涨0.1%,预期值为下降0.1%;同比上涨8.3%,高于预期值8.0%。

“为了将目前的高通胀降至美联储目标水平,美国经济将经历一段低于趋势水平的增长时期,劳动力市场也会走软,但这是需要承担的痛苦,因为恢复价格稳定尤为重要。”据新华社报道,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前述货币政策会议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遏制核心通胀的飙升是加息的主要目的。

回溯本轮加息,美联储3月份加息25个基点,5月份加息50个基点,6月、7月、9月加息75个基点,累计加息300个基点。在短时间之内,如此密集上调利率,主要原因是美国的通胀持续超预期。

滕泰指出,目前美联储加息可以说是用力过猛,这与其去年对经济形势的误判有关。“去年二季度,美国通胀就起来了,但到年底美联储才承认通胀不是暂时现象,有半年多的时间没有采取行动。今年年初加息,3月份加得很少,行动不果断。等到反应过来就用过猛,甚至还有可能带来经济衰退的风险。”滕泰分析。

美联储宣布利率决定后,股市、汇市、债市剧烈反应。

当日,美股走出了过山车行情,尾盘再度下挫。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下跌522.45点,跌幅1.7%,报30183.78。美国2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加剧,利差为负50个基点。美元指数触及20年新高,最新上涨1.15%至111.45。

对这些情况,美联储早有预料。据新华社报道,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坦言,在遏制通胀、恢复价格稳定的过程中,要想实现相对温和的失业率上升、实现经济“软着陆”将非常具有挑战性。

鲍威尔还说,“如果货币政策需要进一步收紧至更具限制性的水平,或者收紧需要持续更长时间,‘软着陆’的可能性会降低。”其潜台词是——“硬着陆”的风险在抬升。

滕泰指出,“一旦遭遇加息缩表,要慎防其引发的连锁效应,将加大美国股市与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时代财经采访多位专家均表示,目前美联储加息是美国在应对通胀较为重要的手段,甚至是唯一较为见效的手段。

“提高供给不是美联储的能力范围,产业结构调整基本上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一种自发的调整。疫情造成的物流以及供应链的问题也无法调整,只能靠加息压缩需求。”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对时代财经指出。

在滕泰看来,疫情对美国能源原材料的供给、劳动力以及工资价格造成冲击,叠加贸易保护主义,这些都不能通过单纯调节利率进行改善。

“美国控制通胀的手段单一,只有加息这一方子,因此通胀会维持较长的时间,大概会持续到2024年的上半年。”滕泰预估,即便大力度加息,通胀也会按照一个内在的经济规律的节奏慢慢回落,通常加息政策起效有一定的滞后期,滞后半年到一年。

多国货币贬值可能持续半年

美元走强,新兴市场货币则继续下行。

9月22日上午11:00,美元兑日元站上145关口,为1998年8月以来首次,日内涨幅达0.6%。本月迄今已累涨4.3%,较8月低位累涨11.2%。当天下午,美元兑日元回吐日内全部升幅,较日高跌近200点,日本财务省副大臣称对外称,对汇市进行了干预。

除了汇市波动,9月22日亚太股市承压,香港恒生指数更是创近10年新低。

中银国际(中国)有限公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9月22日在文章中指出,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受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等因素影响,全球非美货币对美元普遍贬值。在亚洲货币中,除严格盯住美元的货币外,有6种货币对美元升值,18种货币贬值幅度在10%以内,10种货币的贬值幅度超过10%,有的甚至超过20%。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币不仅在亚洲货币中贬值幅度较小,而且在同期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中对美元贬值幅度最小。

对此,滕泰分析道,它们都是相对于美元在贬值,而美元持续升值的背后是美联储加息,“美国的无风险利率,尤其是长期的国债利率已经达到4%左右,势必吸引全球资金向美国回流,造成其他国家的货币相对贬值。”滕泰预计,未来半年内,美元和其他国家的息差还会进一步扩大。

事实上,为了应对美联储加息导致的高通胀和资本外流,全球大多数经济体的央行都跟随美联储进入加息队列,但日本、欧洲包括英国在内等国家,在今年下半年停止了加息脚步。滕泰称,这些国家已经陷入经济衰退,以防加息会进一步打击经济。  

据悉,2022年受限于日本国内经济复苏乏力以及2022年预期核心通胀水平1.9%,在通胀目标区间内,日本央行仍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受此影响,日元大幅贬值,创下1999年以来的新低。

滕泰称,从经济复苏的角度看,货币贬值首先有利于出口,吸引外资。但对于小国类似南美的一些国家,如果不跟随加息就会导致资本流出。

在美联储加息的一系列溢出效应中,管涛还提到,要密切关注脆弱的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债务违约风险。

管涛指出,由于国际偿付能力限制和货币期限错配的“原罪”,新兴经济体处于更大的劣势。跟随美联储紧缩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抑制地方经济增长,影响外债偿还能力;不跟随加息可能会加速资本外流,汇率贬值,增加外债偿还负担。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数据,15个国家面临债务危机。其中,通过外债、外汇储备、通货膨胀、生产率成本和产业结构等指标,亚洲新兴市场和黎巴嫩、尼泊尔、缅甸、巴基斯坦、蒙古、老挝等发展中国家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