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在空前的不确定性面前,每个人的心理都在承受巨大的考验,个人和组织都渴求拥有韧性,穿越危机,实现反弹。
8月27日,由长江商学院高层管理教育和广东校友会联合主办的,“驭变而行的力量”主题论坛暨《韧性:不确定时代的精进法则》(以下简称《韧性》)新书发布会在广州唯品会总部大厦举行,长江商学院大型企业治理与创新管理实践教授、长江商学院CEO联盟主席、碳中和国际研究院创始人、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渐冻症抗争者、京东集团副总裁、“互联网+财税”联盟会长蔡磊、长江商学院广东校友会常务副会长、长江广东公益委员会创始主席、广东美东泰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泽瑶等嘉宾出席了发布会并参与对话分享。
《韧性》的作者张晓萌、曹理达,在融合心理学、行为学等前沿科学的基础上,提出了“韧性飞轮”模型,旨在从觉察、意义和连接三个层面解码焦虑与情绪,发掘并深化热爱,在关系中强化自我认知,实现从个人韧性到组织韧性的传导。此外,为了帮助读者实现个性化应用,作者还梳理出了一系列提升韧性的思维模型和可视化工具:焦虑拆弹表、正念冥想、热爱清单、意义树、感恩清单等,聚焦情绪控制、思维重塑、认知提升、组织管理等多个方面。践行“持续小赢”这一关键行动原则,让企业家、管理者和个人在不确定的时代积小赢,成大胜,实现高韧性进阶。
作为作者之一的张晓萌,是长江商学院副院长-主管高层管理教育、组织行为学副教授、领导力与行为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她认为,韧性的打造是持续一生的“积小赢,成大胜”的过程,“认知和行为改变是相辅相成的,在不确定时代,人人都是领导者,每个人都需要韧性领导力,去把韧性传导给身边的人”。
图:张晓萌教授发表主旨演讲
《韧性》一书获得了傅成玉、宋志平、张文中、俞敏洪、仇子龙、樊登、脱不花的联袂推荐。作为推荐人,傅成玉教授进行了特别发言,在他看来,韧性是企业家精神的底色,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本就是企业家应有的担当。傅成玉表示,《韧性》一书源自于张晓萌教授在长江商学院“韧性的打造”必修课。
据了解,长江商学院(CKGSB)成立于2002年11月,是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建立的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EFMD)成员,并通过了EFMD的综合评估获得其EQUIS认证,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含EMBA和MBA)。该学院以“为中国和世界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资源整合能力与全球价值对接能力、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以及创新精神的世界级商业领袖”为己任,旨在打造全球领先的新一代商学院,以新视野与新思维应对商业社会所面临的重大挑战,通过管理研究及商学教育的发展,服务中国乃至全球的商界领袖。
傅成玉介绍,每年有近2000位企业家和高管学员参与课堂学习,在完成课程后,很多同学都希望把课程的所学带给自己的家人、朋友和企业员工。《韧性》的出版可以让更多人获益,也可以把韧性的修炼落到实处。
图:傅成玉教授进行特别发言
在发布会现场,受张晓萌教授邀请,渐冻症抗争者蔡磊作为特别嘉宾,与晓萌教授进行了一场特别的“韧性”对话。蔡磊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展现了自己面对不期而至的病魔,如何重新找到人生意义,走出至暗时刻的历程,生动诠释了“韧性”所带来的从心随境转到境随心转的力量。
图:渐冻症抗争者蔡磊分享个人经历
在新书发布启动仪式后,张晓萌、傅成玉、蔡磊和王泽瑶四位“韧性”代表围绕“不确定时代的领导者担当”,聚焦在“韧性与企业家精神”“个人韧性如何传导为组织韧性”“公益与韧性领导力”等议题,进行了圆桌对谈。
嘉宾们一致认为,高韧性领导者的价值所在是实现韧性传导,让组织韧性大于个体韧性之和;韧性的打造是认知和行动、自利与利他的结合,每个人都需要在持续学习和与他人互动中提升韧性。个人向家庭、组织和社会的韧性传导,就像涓滴入海,我们终将迎来更坚韧、更强劲的未来。
图:现场嘉宾进行圆桌对谈
《韧性》一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已于2022年8月27日起在全国上市。
“认知和行为改变是相辅相成的,在不确定时代,人人都是领导者,每个人都需要韧性领导力,去把韧性传导给身边的人。”
关于时代财经
本站所刊登的时代财经及时代财经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时代财经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