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虫
1月8日,沪深A股连续6日上涨之后迎来喘息,上证指数收于3570.11点,跌0.17%;深圳成指跌0.24%至15319.29点。两市成交额超1.1万亿元,连续第五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
盘中,上证指数触及3588.06点,突破2018年初的3587.03点高点,深圳成指亦创出2015年7月以来新高。
尽管两市微跌,但下跌个股较前一交易日的3296只明显减少,仅为1976只。跌幅超过9%的个股只有23只;涨幅超过9.9%或涨停的个股则有64只。
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主要为通讯、电子、水泥建材、港口、百货等行业,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网络游戏和IPV6等概念走强,而酿酒、有色、养殖、航天、机械等抱团行业资金流出靠前,军工、HIT电池等板块跌幅较大,白酒、电商及基金、机构重仓股资金流出明显。
北向资金加速流入,8日净买入额累计206.15亿元,其中沪股通105.85亿元,深股通100.29亿元。
个股方面,上汽集团(600104)、浪潮信息(000977)、三六零(601360)、海螺水泥(600585)、华兰生物(002007)资金流入居前。
整体上,8日两市全天震荡,抱团股小幅松动,而题材股一度拉升。市场人士认为,当前基本面支撑较强,流动性合理充裕,市场向好趋势的逻辑未变,在资金以及交投热情高涨下,指数仍将保持主升趋势,春季躁动行情还将延续。
统计数据则表明,历年1月指数上涨概率略大。2000年来,上证综指、沪深300(2002年至今)1月上涨概率均为52.6%,平均涨跌幅为-0.02%/0.64%,最大涨幅为12.3%/16.9%。
而从历次牛市中1月各指数表现来看,上证综指最大涨幅9.3%/平均涨幅1.6%,中小板指10.7%/4.2%,创业板指14.7%/8.6%,沪深30016.9%/3.3%。
此外,以沪深300为基准,历年1月(05年至今)跑赢市场概率前三行业分别为:银行(69%)、国防军工(63%)、基础化工(56%)。
中信证券也表示对1月各市场表现持乐观态度。其中,当前A股轮动慢涨期进入下半场,顺周期及政策题材下的新能源、国家安全主线明确。
国泰君安陈显顺则表示,尽管军工、新能源成为两大上涨主攻手,但春季躁动行情的启动,券商板块不会缺席。
他认为,在过去10年春季躁动行情中券商股有7次较万德全A指数跑出超额收益(胜率70%),平均超额收益率达4.46%,在行业指数中胜率和超额收益率双高。而当前经历近半年的盘整后券商板块估值性价比显露,增量资金仍在途、市场交投和赚钱效应放大、融资买入比提升,多因素共振有望形成正反馈,进一步放大券商超额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8日消息面清淡,惟生猪期货上市首日表现意外,带动猪肉概念股集体跳水。
1月8日,生猪期货正式在大商所上市。这也是历经近20年跟踪研究,我国推出的首个以活体为标的的交易品种。
虽然生猪期货上市意义重大,但在上市首日,却以大跌12.61%收场,并带动前期大涨的生猪养殖个股纷纷走跌。
8日早盘,A股生猪养殖概念股集体下行。正邦科技、新五丰、唐人神跌幅均超5%,新希望、天邦股份等跌幅也超过4%,龙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早盘大幅下挫后收跌1.22%和1.04%。
近期,受益于生猪价格回暖,生猪期货上市在即等利好因素,生猪养殖概念股一度大涨。
2021年开年至今的前四个交易日,牧原股份股价已上涨近25%,新希望累计涨幅也达到15%。
2020年11月底12月初,由于马上进入传统需求旺季,加之前期价格下跌导致市场恐慌出栏,市场可供出栏的肥猪出现供应不足,猪价应声上涨。
据搜猪网统计,1月6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达到36.84元/公斤,猪价已连涨达半月之久。
农业农村部最新监测数据显示,1月4日猪肉平均批发价为45.95元/公斤,较元旦前数据上升1.2%,较2020年10月30日的38.85元/公斤上升18.3%。
如此坚挺的基本面背景下,猪肉股仍然扛不住生猪期货下跌的影响,与市场的预期直接有关。
在经历了2018年末至2020年上半年的整体上行周期后,市场对于2020年三季度国内生猪周期步入下行轨道的判断已然明晰,虽然2021年生猪养殖依旧处于盈利状态,但利润会随着猪价下行而明显减少。
而1月7日晚大商所公布的首批挂牌三个合约LH2109、LH2111、LH2201,最近合约是9月合约,即市场交易的是2021年9月的价格,显然市场对于今年9月份的猪肉价格并不看好。
个股方面,上汽集团(600104)、浪潮信息(000977)、三六零(601360)、海螺水泥(600585)、华兰生物(002007)资金流入居前。
关于时代财经
本站所刊登的时代财经及时代财经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时代财经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