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对于所有创业公司来说,都是极具诱惑力,也是很多创业者毕生的追求。能够上市,意昧着公司发展势头良好,具有一定的市场影响力,是创业成功的直接证明。上市之后,不仅能够获得外部资金得支持,还能使企业的知名度迅速提升,阿里巴巴的成功上市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华为发展到今天,身负无限荣耀的同时,在布局海外市场特别是美国市场的过程中遭遇了重重阻挠,非上市公司的身份、领导者的军方背景等都成为对方阻挠华为拓展市场的理由。
当此之际,有人建议华为通过上市的办法增加透明度,达到削减美国政府疑虑,减少进军美国市场阻力的目的。
那么,任正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为什么坚持不让华为上市?
技术自立方能企业自强
外国人到中国是赚钱来的,他们不肯把底交给中国人……他们转让技术的手段,都是希望过几年你还要再引进,然后,引进,引进,再引进,最终不能自立。——任正非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以市场换技术,最终丢光了市场却没能掌握任何核心技术。这种惨痛教训让任正非认识到,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根本无法在市场上立足,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就必须通过自主研发,建立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因为看清了这一点,任正非才会一开始就给华为定下明确的目标:要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立足于自己的科研开发,最终占领国内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与国际通信巨头相抗衡。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研发自强、技术立企、技术强国,坚持不上市保证公司对研发的专注,使其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品牌。
敢于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从创建到现在,华为只做了一件事:专注于通信核心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始终不为其他机会所诱惑。——任正非
华为从创业一开始就把它的使命锁定在通信核心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当年把代理销售取得的点滴利润几乎全部集中到研究小型交换机上,局部的突破,逐渐取得技术的领先和利润空间的扩大。技术的领先带来了机会和利润,再将积累的利润投入到升级换代产品的研究开发中,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改进和创新。
今天,尽管华为的实力大大地增强了,但仍然坚持集中力量,只投入核心网络的研发,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使华为一步一步前进,逐步积累到今天的世界先进水平。
在这样一个崇尚物质的时代,新的行业层出不穷,企业面临的诱惑也越来越大,能够静下心来将精力聚焦在自己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少,华为之所以仍能保持冷静,保持对通信核心网络技术研发的执着,与其不上市的战略决策有着莫大的关系。毕竟,对于资本家而言,他们天生具有追逐利润的本能,不会放过任何有可能带来利润的机会,一旦分散投资,华为这种研发上的专注就会被打破,其原本存在的核心竞争力优势也会渐渐消弭,最终荡然无存。
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
开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几十个亿,几年不冒泡的准备。——任正非
将资金集中于某一业务领域,于企业而言,确实是孤注一掷、破釜沉舟之举,成,则企业更上一层楼;败,则会让企业元气大伤。
研发作为一种战略性投资,其利益与风险同时存在,很少有企业能够做到同华为一样面对高风险的巨额投入而面不改色。研发创新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也没有一定成功的把握,需要不断摸索和反复试验。
对于一家致力于通过自主研发构筑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来说,只有为员工提供开放、包容的工作氛围,能够包容创新带来的风险,能够宽容失败,敢于为失败买单,企业才会产生创新的活力。否则,员工很可能因为害怕承担失败的责任而放弃冒险和挑战,这样一来,企业的创新精神就会逐渐丧失。华为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积累了3万多项专利技术,如果不是华为研发部门存在宽容失败的环境氛围,根本不可能获得这些成就。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华为是中国企业的骄傲,其在研发领域的专注和内部管理上的高效值得每一位中国企业家学习,其不上市的战略决策以及背后的原因更是发人深思。
关于时代财经
本站所刊登的时代财经及时代财经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时代财经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