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苹果软硬件产品的首席设计师,乔纳森·艾维在苹果内部可谓位高权重,乔布斯在任时甚至说过“他在苹果的地位仅次于我”,传闻有苹果员工说艾维简直可以为所欲为地完成他心目中的所有理想设计。
而近期的明星产品新MacBook Pro发售在即,乔纳森·艾维在外媒提问中被问到,既然Touch Bar“多点触控条”都来了,未来会不会像微软和Windows阵营一样为Mac加入触摸屏。但艾维否定了这种可能性:“我们认为Mac电脑不太适合触控输入,所以不需要这种屏幕”。
确实可以看到苹果在给开发者关于Touch Bar的指南说明中,希望将Touch Bar作为键盘和触摸板的扩展,而不是屏幕的扩展;另外Touch Bar不应出现任何动画,不应用于显示通知、消息、滚动内容等导致用户注意力从屏幕偏移的设计。
虽然都是触控屏,甚至苹果在展示的时候,可以把屏幕的内容直接拉到Touch Bar里,但Touch Bar承载的功能仍然有限,它更像是给新生代的一批“触摸屏时代”成长起来的新用户一个新选择,目标不是那些不低头、热爱盲打的老司机。换句话说,苹果将Touch Bar定位为键盘的拓展,而不是屏幕的延伸。
回顾到10月底的时候,由于微软的发布会和苹果的发布会仅仅相隔一天,两者针锋相对的意味十分明显。Surface Dial和Touch Bar作为新的人机交互方式,在发布会之后都免不了被各大媒体拿来互相比较,但是在时代财经科技频道记者看来,可比性其实不高。
Surface Dial是一个全新的创造力工具,可以左右旋转,可重现或进退演示编辑过程,在视频中调节转轮即可改变笔触、墨迹等。不过在Surface Pro系列和Surface Book上,Surface Dial只具有一些基本功能,唯有在Surface Studio(一体计算机)的触控屏幕上能发挥最大作用。但要搭配高达2万元的Surface Studio,会有多少人真的愿意买整套设备?
说到Windows的触摸屏情结,除了自家的Surface家族,各大Windows阵营的OEM也早已经是触摸屏的常客,如联想、戴尔、三星等都推出过触摸屏的笔记本产品。其实很多新技术大家觉得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但事实上可能很早就出现了,例如1983年惠普就有触摸屏的电脑了,是不是有点吊炸天……
可以说,在未来科幻片中的各种全息交互技术出现之前,现阶段的个人计算机发展水平中,键盘、鼠标虽然是最早的元老,但仍然是目前无法被取代的输入设备。后来我们有了触摸板、有了ThinkPad中的小红帽(指点杆)、有了触控笔等,再后来终于想到了触摸屏,无非是其一提高输入精度,其二提高输入效率。
触摸屏是个很好的想法,虽然现在苹果极力反对在Mac电脑中加入触摸屏,但是在iPhone和iPad这两个移动设备上,苹果却是触摸屏的引领者。苹果凭借优秀的产业链把控、诸多系统和软件层级的优化,让触摸屏体验彻底成为了移动设备的标配。要知道以前手机也是键盘的天下,没有人想到苹果能用iPhone一夜之间改变了所有人的使用习惯。
而在PC上,苹果坚持不把触屏应用考虑到Mac OS X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一方面苹果的多手势的触摸板足够优秀,至少能代替鼠标80%以上的操作,触屏功能显然还不能达到。另一方面,大概是因为将手悬空不利于用户体验(即使是现在这个新的Touch Bar,也被认为手腕是处于一个奇怪的姿势)。
但苹果其实是动摇过的,比如iPad Pro,加入了Smart Keyboard后,被苹果视为前途无可限量的生产力工具,但仍然没有能挽救iPad的颓势。鉴其失败原因,就是触摸屏。即使触摸屏体验再好,也无法改变一个事实,就是要造一个生产力工具,生产效率比起人机交互更重要。
乔纳森·艾维很可能从iPad Pro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要让MacBook仍然是一个好用的工具,那么绝不可以加入触摸屏。因此加入Touch Bar这个折衷的小东西,它的设计就不可以影响输入效率。但有人会说,你一下子低头看Touch Bar,一下子抬头看屏幕,根本就是很有割裂感,影响操作体验啊!如果在Windows上的确如此,这意味着功能键被砍,F5刷新、Alt+F4关闭等快捷键没有了,估计微软自己的设计师和程序员已经先自杀了……但是在Mac上,除了ESC键外很多快捷键与功能键无关,不会影响盲打。所以说Touch Bar折衷,就是在于老司机可以无视它的存在,保持你的输入效率;而新鲜人也可以尽情摸索Touch Bar带来的新鲜感。
好吧,反正巨头们的心思我们很难猜测的,至于未来个人计算机设备会不会为触屏优化,答案应该不乐观。看起来语言识别、虚拟现实输入等似乎比它更有前途,至于触摸屏,它会有自己的使命。例如你的冰箱也会有触摸屏,可以显示食物状态;你的桌子会有触摸屏,可以随时阅读和记录。就现阶段来说,乔纳森·艾维说得很对,个人电脑上不需要这种屏幕。
顺带提一句,现在国行新款Macbook Pro也已经开售了,带Touch Bar的MacBook Pro比普通版的MacBook Pro配置只高一点,但是价格相差2400元以上。虽说Touch Bar也是一块视网膜级的触摸屏,但是用差不多半台iPhone的价格,要不要多换一块小小的触摸屏呢?如果你确实是需要更高配置的MacBook Pro来提高工作效率,的确可以选购更高阶版本;否则的确没必要为了Touch Bar而付出更多money,除非以后开发者给Touch Bar开发出了很多足以对得起价钱的新功能来。
关于时代财经
本站所刊登的时代财经及时代财经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时代财经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