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亿闯关私有化,新城发展溢价退市路线图

对于此次私有化的价格和方式,新城发展有关人士并不愿过多置评,其仅表示是出于长远发展考虑,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影响。已经亮出牌面的新城发展接下来将面对私有化的“闯关”,这并不是一个顺风顺水的过程。

新城发展在7月18日晚间披露了私有化方案,其将以协议安排的方式完成股份的回购和注销,注销价格为3.3港元/股。在近日万达、融创和富力进行的“世纪大交易”背景下,被业界称为“小万达”的新城发展的私有化算不上不抢眼,但与王健林一样的是,新城控股董事长王振华也正以自己的方式和过去作别。

新城发展并没有给私有化留下太多议价的空间,其于公告中载明,在私有化的过程中,注销价将不会上调。至少在其看来,这已经是一个有诚意的报价。3.3港元/股的报价高于新城发展自2012年11月在港上市以来的历史最高收市价,且较其上市发售价1.45港元/股溢价约127.59%,也比停牌前的收市价2.81港元/股高出17.44%。

在私有化方案公布次日,复牌的新城发展迎来股价暴涨,报收3.18港元/股,上涨13.17%。港股通数据显示,7月19日新城发展的港股通买入净额为9164万港元,成交额为6.16亿港元,当中港股通的成交额占比96.32%。

富域香港作为新城发展的控股股东持有其4,105,450,000股股份,相当于已发行股本的72.56%,而吕小平、陆忠明、刘源满、陈伟健、王晓松等作为一致行动人持有27,876,000股股份,对应权益为0.49%。

此次私有化的计划股份由1,552,550,000股股份组成,相当于新城发展已发行股本的27.44%。以此计算,新城发展私有化的总代价为51.23亿港元。虽然上述一致行动人持有的股份将组成私有化计划股份的一部分,但该部分权益不会在法院会议上就计划投票,只有独立股东才有投票权。

新城发展退市的考虑与此前外界的推测大同小异,一方面是股价长期被低估,另一方面在于其计划实施一系列更为长期的发展战略,这有可能会导致大股东和投资者对股价的看法产生分歧。而如果完成私有化,新城发展则无需受制于市场预期、溢利透明度及股价波动的影响。

对于此次私有化的价格和方式,新城发展有关人士并不愿过多置评,其仅表示是出于长远发展考虑,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影响。已经亮出牌面的新城发展接下来将面对私有化的“闯关”,这并不是一个顺风顺水的过程。

在许多小股东看来,3.3港元/股的价格并未达到心理预期,这种落差很大程度来自于与A股上市平台新城控股的价差。时代财经查阅,新城控股7月19日的收盘价为17.95元/股,远远高于前者。而从过去一些上市公司私有化的出价来看,普遍较停牌前溢价30%至60%。有持有新城发展近400万股的小股东就在投资者平台上明确表示将对私有化投出反对票。

“大股东的私有化也有一个利益的考虑,可能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出价离更合理的水平会差一点。但这当中也存在一个问题,如果私有化方案没有通过,新城发展的股价有可能会回到私有化之前的水平。从之前的经验来看,私有化还是要看一些主要股东,比如基金股东,机构投资者有没有发表意见,这个可能会比较关键。” 兴业侨丰金融集团分析师何志忠向时代财经指出。

事实上,在以协议安排进行的私有化中,小股东的力量不容忽视,他们有时甚至扮演着决定性的作用。一般而言,港股私有化的方式包括协议安排和全面要约收购两种,协议私有化的前提是需要出席法院会议的独立股东所持表决权的75%或以上同意,同时就决议所投的反对票不超过全部独立股东(包括未出席会议者)所持表决权的10%。

这当中就存在着“数人头”的风险,即在出席法院会议的股东中,只有赞成的股东人数多于反对的,私有化才有可能通过。此前恒盛地产的私有化虽然有代表96.92%权益的独立股东投赞成票,但由于出席法院会议的股东仅有58名,少于投反对票的62名,在小股东的搅局下,恒盛地产的私有化折戟沉沙。类似的一幕也在新世界中国的第一次私有化中上演。

以新城发展目前的股权分布情况来看,其私有化方案通过至少需要代表1,164,412,500股股份的独立股东支持,且反对股份不多于155,255,000,同时在出席法院会议的股东中,投赞成票的人数要多于反对票。

“数人头”的条款虽然可以更好地保护小股东的利益,但协议私有化的门槛更低,容易让小股东通过分割股份获得更多的投票权,从而被人操纵。不过,在何志忠看来,新城发展选择以协议方式进行私有化可能本身已经有比较大的“筹码”,而私有化方案的公布仅仅是这场博弈的开始。

对于此次私有化的价格和方式,新城发展有关人士并不愿过多置评,其仅表示是出于长远发展考虑,对公司的经营没有影响。已经亮出牌面的新城发展接下来将面对私有化的“闯关”,这并不是一个顺风顺水的过程。

关于时代财经

本站所刊登的时代财经及时代财经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时代财经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