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意外!品牌10强市广州排名靠后,天津则可能遭洗牌
在目前的品牌企业格局,北京是独居鳌头,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各有千秋。不过,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中国品牌的城市格局很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5月10日是我国首个国家品牌日。
这是中国制造的大日子。长期以来,中国制造量大而质不强,在国际市场上品牌影响力弱。设立国家品牌日的目的在于,要加快优化整个国家供给结构,更好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借着品牌日横空出世的春风,国家鼓励各级媒体安排自主品牌公益宣传,切实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讲好中国品牌故事。可以预见,未来地方政府将在品牌竞争市场上进一步发力,争奇斗艳。
时代财经梳理胡润研究院的《2016胡润品牌榜》、中国品牌价值研究院的《2016年中国品牌500强榜》以及中诚信品牌实验室的《2016中国品牌50强市暨千强榜》发现,在目前的品牌企业格局,北京是独居鳌头,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各有千秋。
不过,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中国的品牌俱乐部格局,很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
北京碾压上海?
北京站在了所有城市的顶端。
中诚信品牌实验室发布的1000强榜单显示,北京以144个上榜企业的数量,高居榜首,直接碾压了排名第二的上海,后者只有57个。
“北京特点太鲜明,谁也比不了北京。”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告诉时代财经。作为首都,北京聚集了很多央企总部、国外机构,品牌效应、总部经济的特点很鲜明,是依托行政力量形成的。
按照中诚信品牌实验室的数据,从品牌规模来看,北京步入“千亿俱乐部”的上榜企业就有10家,包括四大银行、中石油、中石化、国家电网、中海油、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字号”,上海则无一家企业跨过这个门槛。此外,上海品牌价值超过百亿的虽然有12家,但也远低于北京61家的数量。
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河北雄安新区的建设,部分央企总部或将迁离北京,北京品牌之都是否会受到一定影响,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一位区域经济方面的专家告诉时代财经,北京的品牌强市地位,不是靠市场自发发展起来的。相比之下,上海则比较灵活,前景更好。“最近几年,上海形成了市场为主导的品牌制度,通过洼地效应吸引各类要素流入,改造传统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形成了不同的企业群体。”
深圳VS天津,谁更胜一筹
在区域经济中,深圳与天津算是一对新CP了。
这一南一北两个城市,拥有许多相同点:都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承担自贸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多种战略任务,都是沿海港口城市,经济实力雄厚。
中诚信品牌实验室数据的1000强榜单显示,深圳上榜了49个企业,天津则有46个,分别排名第三和第四。单从数量来看,两者实力是不分伯仲的。
不过要真仔细考究起来,则别有一番风景。
《2016中国品牌50强市暨千强榜》中,天津部分上榜企业
在上榜品牌中,深圳既有腾讯、华为、中兴等科技公司,也有国信证券、平安银行、中投证券等金融企业。就整体来说,其民营企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鲜明;而天津上榜品牌中,则以渤海钢铁、狗不理、天津纺织等老字号国企为主,制造业比重大。
应该说,由于历史惯性的差异,两者走出了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深圳与天津的品牌结构性差异,或许从两个城市的产业结构也可以窥见一斑——2016年天津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为1.2 : 44.8 : 54.0,深圳则分别为0.03:39.5:60.47。
梁启东告诉时代财经,最近几年,天津依靠老国企,品牌发挥效力比较有限,经济结构相对单薄。深圳则发展起新兴产业,并与国际接轨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新兴品牌、国际品牌,因此,从品牌质量和结构来看,他认为深圳更有潜力。
除此之外,在天津背后,还有杭州等城市紧紧咬着。
有分析认为,随着新一轮国企改革的逐步推进,国企巨头会进一步保值增值,但国有企业数量应该不会大幅增长了,甚至有收缩的趋势。从这个角度出发,民营企业发达、市场因素活跃的城市在品牌数量增长会更有优势。不排除未来杭州会冒出更多品牌企业,在数量上赶超天津。
广州排名为何靠后?
根据中诚信品牌实验室榜单,广州以29家上榜企业位居第六位。如果以胡润品牌榜为准,广州也只位居第四位,跟其经济总量排名不完全匹配。
作为一线城市的广州,这是怎么啦?
广东省社科院区域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告诉时代财经,广州实体经济中主要是汽车企业、商贸和房地产,目前来看,广州拿得出手的高科技企业屈指可数,说来说去就是立白、蓝月亮、王老吉等,传统产业比较多一些。
“虽然这几年萝岗那边也招收了一些外资企业、高科技企业,这些企业带着很新的理念来到广州,也筹措到了资本,但是规模不是很大,技术含量不是很高,特别是国内的市场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品牌是企业、地域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现阶段,一些强二线城市创新能力快速成长,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如武汉在生物产业、数据产业上可圈可点,杭州在电子商务、互联网经济引领风潮,这些地方也是品牌企业潜力最大的地方。
基于这些考量,未来广州的压力不算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