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广州电商大棋局:从淘宝村到琶洲的虎狼变形记

作者:漆叶青 柳军 2017-09-20 13:56

在电商的发展上,广州并不是最早的一个城市。但在电商的布局上,广州却是最霸气的城市之一。在“1+1+9”的总体规划中,广州这座千年商都显示出了领跑型城市的风范。

WeChat 圖片_20170919173712.jpg

时代财经 谷霓裳、彭璐摄制

9月12日,2018IEBE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暨互联网新商业展在广州正式启动筹办,这是国内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专业博览会,也是广州迎来的又一个电商盛会。

从淘宝村起步,再到琶洲CBD,这一路走来,广州颇不容易。

一直以来,广州就是一座血液里流淌着商贸DNA的城市,从秦汉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到清朝时期的“一口通商”,再到上世纪90年代的1000余个专业批发市场,这座城市始终是全球性商贸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棵千年老树通过“触网”电商继续吐露新芽,一个数据足以说明广州电商的生命力:平均每日包裹785万件,并以每年近40%的速度激增。

广东省网商协会秘书长黄子荣表示,目前广东企业转型升级已经基本完成品质化阶段,正在进入品牌化阶段。

不过,广州电商的短板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很多狼,却没有一只虎”,缺乏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超大型电商企业,很多电商产品的安身立命之本被紧紧攥在淘宝身上。

如今的广州正忙着筑巢引凤,吸引大批电商巨头的入驻,在琶洲巍然耸立的互联网创新集聚区正指引着广州的未来。

嫁接在淘宝上起步

上世纪互联网浪潮初起,广州诞生了网易、21CN这样的互联网大鳄。但在电商的发展上,广州的“嗅觉”并不是最敏锐的。2003年,当钱塘江畔的阿里巴巴推出“淘宝网”时,广州还有点懵懂未知,触网电商要在好几年之后呢。

在那个年代,传统的批发市场是广州的王牌,全城1000多个批发市场,涵盖鞋业、服装、皮革、皮具、化妆品、酒店用品、茶叶、水产品等四十多个商品门类,在全城织就了一张密密麻麻的流通网。不过,它们依然无法阻挡电商的悄然渗透。

2009年,位于番禺区洛溪岛的岭南鞋城落成后,细心的董事长欧南雄发现,市场里老有一批推着小推车、拎着包的人,他们往来的频率极高,每天都会准时前来鞋城报到,但进货量却不大,每次仅十几双、几十双。这引起了欧南雄的好奇,询问之下得知,这是一群淘宝客。

这些人大多居住在城中村里,以各自的住所为“据点”,凭着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能编织出一个个发家致富的梦:哪里的批发价低就往哪里跑,拿到货后就通过淘宝网出手赚取差价,这种空手套白狼的手法,像极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倒爷”。

他们的出现,让广州街角的快递点也一下子膨胀起来,常有人拖着鼓囊囊的黑色大塑料袋前去造访,几乎所有的批发市场都经历过淘宝客的扫荡。那时候,以传统的地缘为半径,番禺区、白云区的众多城中村逐渐演化成“淘宝村”。

就这样,广州的商贸网络开始从集中走向分散,从线下走到线上,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阶段。

“群魔乱舞”下的噩梦

这些淘宝村中,以番禺大道上的里仁洞村最为典型。

这个村落有扎实的服装制造业基础,交通环境又便利。一些居住在此的潮汕人率先发现“商机”:服饰大牌刚出新样式,他们就跑到中大、光复南等布料市场订购布匹,送到村里的代工厂加工仿造,最终,形成了淘宝上紧跟时尚潮流的“爆款”。

3.jpg

大道上的里仁洞村交通便利。时代财经 摄

此后老乡带老乡,朋友喊朋友,短短两年内,里仁洞村便形成了一条电子商务产业链,那时候,上村里转一圈,不管在哪个角落都是起此彼伏的“叮咚”声,那是淘宝店家为了能及时回复客户们的问询,特意把“淘宝旺旺”的声音调至最大;各大快递点内封好的黑色包裹堆积如山,快递车辆全天候运转不迭……

据村内电子商务协会统计,到2013年,里仁洞村的淘宝商户已达600多家,年营业额达到68亿元,快递发件量达3600万件,堪称“中国淘宝第一村”。

这种缺乏自主品牌的代工厂与电商死死绑在一块的做法,是当时广州最为流行的淘宝村模式。广州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玉军告诉时代财经:“早年间,国家对电商的发展并没有多少限制,但正是这种开放式的管理才能让大家能够这么快地发展起来。”

然而,由于监管机制缺乏,它们野蛮生长,也滋生了许多问题——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为争夺有限的客户,商户们只能大打价格战,而长期制假售假更是使得商户们笼罩在“骗子”的阴影里,差评、退款、退货,一度成为里仁洞村的噩梦。

今年9月份时代财经走进里仁洞,看到很多居民楼前都垂挂着几根粗绳。一个藏身居民楼里的淘宝店主从楼上放下一根绳子,随后将快递小哥送上门的小包裹缓缓拉上楼。“这些都是客户退回的单件,因为出货的都是大批量发的,”一位快递小哥这样说道。

2.jpg

用以收取退件的粗绳密密麻麻。时代财经 摄

申通快递里仁洞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黄宁(化名)在这待了近5年,对淘宝村的高退货率印象深刻,“尤其是做女装的,退货会比较多,女性相对更挑剔,穿上去觉得不好看她们会退货,质量不好也退货”。

告别野蛮生长

事实上,几乎所有淘宝村都面临着类似里仁洞村的难题。为了摆脱困境,广州决定告别过往野蛮生长的放养式时代。

2010年8月,广州市提出建设国家移动电子商务试点示范工程,壮大移动互联网产业,要求到2012年,培育3-5家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品牌。翌年,广州又获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5000万元支持电子商务建设。

越来越多的本土B2C平台出现了,并驶入了发展快车道。像唯品会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于2008年12月诞生在由50多年历史的广东省粮仓改造而成的科技园里,两年多后,便成功登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而后蹿升为广州本土零售业第一品牌,成为中国最大的时尚特卖电商企业。

这些B2C电商平台游戏规则,与淘宝的C2C完全不同,只有打得响的品牌才能进驻。无形中也倒逼着“广州造”完成品质化的转型升级。

2011年9月13日,广州市又提出将全力打造“网络商都”。力争到2012年,流通领域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年交易10亿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全面应用电子商务。

站在这波风口之上,依托站西鞋城批发市场的鞋商网、依托广州市茶叶批发市场园区的茶商网相继上线,岭南鞋城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岭南电子商务产业园”。

微信图片_20170920141100.jpg

岭南电商产业园。时代财经 摄

岭南电子商务产业园董事副总裁刘小平记得,以前做岭南鞋城时,园区二楼的店铺很难租出去,但随着淘宝客越做越大,一些人告别小推车,开始成立公司直接入驻园区,二楼的空房都成了他们的办公室。

刘小平介绍,为了让产业园更有格调,园区正在淡化鞋类批发市场的痕迹,并优化了一系列配套设施吸引更多“正规军”入驻,例如成立电商视觉设计公司和岭南电商学院,引进多家物流公司,建设仓库等。

未来的方向

李玉军告诉时代财经,目前广州已有100多个电商产业园区,“各个区都有几个,涵盖各种类型,运营模式也各不相同”。

不过在广州市经贸主任王旭东眼里,“广州没有出现像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超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但有很多成长性非常高的中型企业,可谓‘没有一只虎,却有很多狼’。同时,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分散经营、单打独斗的状态,信息互通水平和服务共享能力不强。”

为此,2014年8月广州对全市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集聚区做出了总体规划布局:在琶洲打造一个电子商务总部经济区,在白鹅潭规划建设1个产业集聚发展区,其余九区结合各自实际情况规划建设9个产业基地,也就是“1+1+9”。

现如今,与珠江新城一江之隔的琶洲已是如火如荼,工人们紧张又有序地忙碌着。未来两年内,这里将耸立起唯品会、腾讯、阿里、上海复星、国美、环球市场、小米等14家顶级电商企业的总部大楼。唯品会一内部员工充满期待地说:“现在还在建,过几年就能搬过去了。”

4.jpg

正在建设的琶洲互联网创新集聚区。 时代财经 摄

按照规划,琶洲的发展定位为:引导集聚电子商务研发、支付、营销、运营等电子商务服务高端要素,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与移动互联网总部企业落户,建设亚太地区电子商务总部示范基地。

“以这个集聚区为起点,整个广州的电子商务产业和环境应该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汇美集团董事长、茵曼品牌创始人方建华这样告诉时代财经。

早前,汇美只是广州一家贴牌生产的普通代工厂,2008年阿里巴巴推出淘宝商城(“天猫”前身)时,汇美一举推出“茵曼”品牌,乘机进驻成为首批4000个卖家之一,几年后,成为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招股书里的转型案例。

伴随着“1+1+9”的逐步成熟 ,未来的广州难道不会出现更多美丽的电商传奇吗?

策划|彭涛 黄汉城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彭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