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资本补充提速!2025下半年银行永续债发行超2900亿,国有大行占5成,城农商行密集发力

作者:何秀兰 2025-11-12 17:29

近期商业银行发债规模攀升,核心驱动力在于行业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持续增大。

11月10日,工商银行(601398.SH)4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下称“永续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收官,该债券前5年票面利率为2.21%。

随着这笔发行落地,今年下半年银行永续债发行图景愈发清晰。时代财经结合中国货币网及银行公告不完全统计,截至11月11日,2025年下半年以来已有22家银行完成永续债发行,合计募资2923亿元,涵盖3家国有大行、3家股份制银行,以及16家城农商行、民营银行。

相较于往年国有大行“独角戏”,今年下半年永续债市场呈现出“头部稳盘、中小接力”的新特征。中行、农行、工行合计发行1500亿元筑牢“压舱石”,占比超五成;而股份行与城农商行集体发力,贡献超四成规模。其中,光大银行(601818.SH)单只发行400亿元刷新年内股份行单只发行规模纪录,成都银行、宁波银行等城商行也有单只规模超百亿的永续债,日照银行、泰安银行、潍坊银行等区域性机构也密集发行。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向时代财经表示,银行密集发行永续债主要源于资本补充的迫切需求。随着信贷资产扩张和风险加权资产上升,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普遍面临资本充足率下滑的压力,亟需通过发行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补充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二季度以来中小银行发行节奏加快,反映出监管推动下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化解和资本重建的紧迫性。

值得一提的是,银行下半年新发永续债的票面利率集中在2%-2.8%区间,创近三年同期新低。其中,浦发银行新发永续债以1.96%的票面利率刷新下半年新低。

图源:图虫创意

国有大行为主力,中小银行节奏加快

长期以来,国有大行凭借资本实力和市场认可度,一直是永续债发行的绝对主力。今年下半年这一格局虽未根本改变,但结构分化态势已十分明显。

时代财经梳理中国货币网数据发现,今年下半年国有大行共发行永续债1500亿元,占同期银行发行总量超5成。与中小银行的密集发行不同,国有大行则更凸显“单笔规模大、发行节奏稳”的特点。

其中,中国银行率先发力,于7月22日、8月22日先后发行两期永续债,合计规模达700亿元,发行时票面利率分别为低至1.97%和2.16%。随后,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相继跟进,10月28日农行发行400亿元永续债,票面利率2.27%;11月6日工行发行400亿元永续债,票面利率2.21%,均保持了国有大行的大规模发行水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下半年中小银行的永续债发行密集,成为市场活跃的参与者。股份行率先突围,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光大银行3家机构合计发行800亿元永续债,在同期银行发行永续债总规模中占比超27%。其中,光大银行于9月16日发行400亿元永续债,为下半年以来股份行单只发行最大规模,该债券发行时票面利率为2.29%。

城商行与农商行下半年的永续债发行节奏加快。大中型城商行中,成都银行、宁波银行分别于8月19日、9月16日发行110亿元、100亿元永续债,发行时票面利率分别为2.28%、2.30%,利率与股份行差距逐步缩小;中小型区域性银行也集体发力,潍坊银行、东营银行、泰安银行、日照银行、济宁银行等机构密集发行,单只规模虽普遍在15亿-30亿元之间,但发行时票面利率普遍控制在2.5%-3%区间,打破了以往“小行高息”的固有印象。农商行中,青岛农商行于9月26日发行了50亿元的永续债,发行时票面利率2.54%。

从募资用途来看,这些银行普遍表示永续债发行所募资金将全部用于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提升资本充足率。

发行节奏的分化,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同类型银行资本补充需求的差异体现。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城商行、农商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4%和13.21%,虽较上季略有提升,但与大型商业银行18.18%的水平仍有明显差距。Wind数据更直观反映,截至11月11日,年内商业银行“二永债”(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总发行量已达1.37万亿元,国有大行与股份行仍握有规模主导权。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武泽伟向时代财经表示,国有大行资本充足率本就较高,加之近期获得特别国债注资,资本压力得到缓解,因此单笔发行规模大,但发行需求边际收敛;而中小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低于大型银行,内源性资本积累能力因净息差收窄、盈利能力下滑而受限,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迫切,对“二永债”依赖度更高,成为发行数量的主力。

利率中枢下移,浦发银行新发债券利率低至1.96%

票面利率的下行,是今年下半年银行永续债发行的另一大突出特征。时代财经梳理发现,商业银行下半年新发永续债的票面利率集中在2%-2.8%区间,较2024年同期普遍下降30-50个基点,创近三年同期新低。

浦发银行7月9日发行的2025年第二期200亿元永续债,以1.96%的票面利率刷新下半年新低。“这一利率水平既反映了市场流动性宽松的宏观环境,也体现了投资者对优质银行信用资质的高度认可。”某大型券商金融行业分析师向时代财经分析称,今年以来,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偏宽松基调,市场无风险利率下行带动信用债利率整体走低,银行永续债作为高资质信用债品种,利率随之同步下行。

利率下行直接转化为银行的“真金白银”红利。以中国银行下半年发行的两期合计700亿元(加权平均利率约为2.079%)永续债为例,按2024年同期2.182%的加权平均利率测算,仅此两期发行每年就能节约利息支出约0.72亿元。

更值得关注的是,部分银行可借低利率窗口开展“以新换旧”操作,兴业银行9月发行的200亿元永续债票面利率仅为2.24%,较2020年发行的同类型债券4.73%的利率大幅下降,通过债务置换或可进一步优化资本结构。

武泽伟向时代财经表示,近期商业银行发债规模攀升,核心驱动力在于行业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持续增大,同时市场环境提供了有利的发行窗口。一方面,监管对资本充足率的刚性要求与银行业务扩张带来的资本消耗共同推高了资本需求;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利率处于历史低位,银行得以通过发行“二永债”置换早期高成本债务,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优化资本结构。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