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每日人物 | 顺丰“反水”菜鸟,王卫能否得“荆州”?

作者:王丽丽 2017-06-02 16:20

一如媒体所言:菜鸟不是一般的菜鸟,是让行业害怕的菜鸟;顺丰不是一般的顺丰,是有更大全球野心的顺丰。

顺丰和菜鸟的撕逼之战已经全面爆发,腾讯、京东也相继参战并力挺顺丰。

从6月1日顺丰在凌晨宣布关闭对菜鸟的数据接口,截至当天中午,顺丰已经停止给所有淘宝平台上的包裹回传物流信息。菜鸟方面称感到很突然,正在与顺丰紧急沟通;而顺丰方面称之所以关闭数据接口,是菜鸟封杀顺丰在先,背后原因是阿里方面希望顺丰放弃使用腾讯云改用阿里云。并称目前阿里系平台已将顺丰从物流选项中剔除,并已对商家发货造成困扰。

腾讯云在其官微称:腾讯云助力顺丰布局云端,无论多么重视顺丰的数据与业务安全都不为过。

阿里的老对手京东CEO刘强东刚刚也发动态称:我相信顺丰的品质、王卫的为人!现在公民发送的所有私人快递信息,不管是不是该平台的都被拿走!已经严重违法!公民的隐私信息谁来保护?呼吁有关部门调查!

现在的格局似乎已经非常明朗:马云想靠菜鸟一统物流江湖,顺丰王卫则不愿做小弟而揭竿起义,或许在这背后京东笑了。一如媒体所言:菜鸟不是一般的菜鸟,是让行业害怕的菜鸟;顺丰不是一般的顺丰,是有更大全球野心的顺丰。

20160905_1473042884625.jpg

作为中国快递业的龙头老大,敢于和马云叫板,也是有他的底气所在的。与马云相比,顺丰创始人王卫更像小说里的隐世侠客,其所有个人传奇更多是靠着种种坊间传闻来拼凑。

在2月24日敲钟前,王卫几乎从未在媒体上公开露面,也婉拒过多次来自邮政内部系统媒体的采访需求,花旗银行开价1000万美元中介费,想要一次能和顺丰合作的机会,却连一次见面的机会都没有得到。

而顺丰上市后,王卫恐怕无法再继续保持低调神秘,不得不曝光于聚光灯下。顺丰上市首日,王卫便以1445亿的身价轻松超越圆通实际控制人喻会蛟夫妇,成为快递行业新首富。以6月1日天收盘价计,市值达到2258亿元。握有68%股权的顺丰掌门王卫,身家逾1500亿,直逼首富马云。

淘金背后的送水工

1971年,王卫出生于上海,同年出生的还有另两位后来的互联网公司大佬: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网易公司创始人丁磊。

王卫7岁时全家迁往香港,父母由于学历在香港不被承认,只能从工人做起,王卫本人也在高中毕业后就从事印染工作。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珠三角地区受政策影响迅速崛起,有数字显示,大概有超过5万家香港制造工厂北上珠三角淘金。在这个阶段最流行的是“前店后厂”模式,即珠三角制造,香港销售。但这两地仍分属不同关税区,一些文件来往邮寄需要花上两三天时间,不少人通过水路船只携带快件交接,以此赚钱。

就像那些故事里描述的一样,淘金热中反而是送水工赚了大钱,王卫也从中看到了商机,而父亲的支持则使他得到了创业最初的10万港币。

1993年,在香港九龙佐敦道吴淞街150-164号(现150-160号)的宝灵商业中心二楼S3室里,顺丰正式诞生。同年,快递行业大浪淘沙的几家幸存者中的另外两家申通、宅急送也先后成立。

微信图片_20170602154653.jpg

1993年,顺丰在香港九龙吴淞街宝灵商业中心落户

和现在拥有40万兄弟不同,创业初期的顺丰仅有6人,每个人都是全能型人才,接电话、下单、接件、卸货、搬货、发件,样样都得干。

顺丰的第一桶金来自价格战,“别人70块要一件货,但顺丰只收40块。”1997年,顺丰几乎垄断了所有的通港快件,而这时的王卫,不过26岁。

从代理到直营

1999年,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王卫已经淡出了公司日常运营管理,甚至计划退休享受生活。但几个投诉电话让王卫重新回来掌权,而一个决定更是让顺丰成为了民营快递领域中当之无愧的龙头。

在创立初期,顺丰为了快速占领市场,采用流行于中小企业中的分公司加盟商制度,每建一个点就迅速注册新公司,聘请熟悉当地市场的能人来管理。分公司所有权归顺丰所有,但地方经理具有独立的行政、人事、财政、经营管理权。彼时,顺丰没有统一标识,各地快递员服装也并未得到统一,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这带来了不少问题,例如公司管控力度薄弱,造成营运和服务质量跟不上,客户投诉增多等等。而出于利益驱使,一些顺丰的加盟商擅自在货运中夹带私货,有的加盟商更是自己开始延揽业务当上了“土霸王”。

微信图片_20170602154647.jpg

成立初期,顺丰快递员的工作状态

这种模式引发了王卫的反思,“虽然极大地激发了分公司开拓市场的积极性,也留下了客户资源全部掌握在分公司手中,管理协调不力、服务水平和能力参差不齐的弊端。更重要的是,分公司做了什么事情,总公司必须负全责”。

王卫将那些具有极大经营自主权的加盟商称为“地方诸侯”,2000年以后,他开始对各地加盟商展开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成立总部,将地方站点的经营权收归自己手中。

在推进直营政策的末期,王卫对一些“钉子户”下了最后通牒,称必须把公司股份卖给他,否则就从顺丰“滚出去”。这一做法遭到加盟商的拼命抵抗,甚至有传言称有人雇佣境外杀手谋害王卫,虽然这种说法未经王卫证实,但这之后,王卫在任何地方出现,身边都会有几个“彪形大汉”做保镖。

2002年,王卫收权成功,顺丰从加盟制转为直营制,并在深圳设立总部,将自身定位于国内高端快递。

这次“玩命”的决定让顺丰和国内的其他民营快递公司产生了根本区别,2013年,圆通爆发“致命快递”事件;每年春节长假结束后,民营快递往往有加盟商跑路传闻……这些事件的背后折射了加盟制的混乱,而顺丰则从未出现过此类事件。

民营快递上天

虽然公司诞生于地下室,成长于街道和巷弄,但是顺丰在很早的时候就立志不能成为和某些快递公司一样的街道公司。2003年春天,SARS爆发,这次公共卫生领域的危机事件却成为中国快递行业最大的商业机会。

疫情期间,航空公司的生意非常萧条。2003年初,借航空运价大跌之际,顺丰与扬子江快运签下合同,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有消息显示,扬子江快运当时的5架737全货机,全部由顺丰租下,其中3架用于承运自己的快件。这种全货机载重15吨,往返于广州、上海、杭州的3个集散中心之间。除了专机以外,顺丰还与多家航空公司签订协议,利用国内230多条航线的专用腹舱,负责快件在全国各个城市之间的运送。

b2ab24b710b870bb0e16c27943a79c31.jpg

用飞机运快件的成本不菲。据了解,其广州—上海—杭州—广州的租机价格为每小时2万多元人民币。不过,这让顺丰在服务时效性方面获得了压倒性的优势。通过租飞机,顺丰实现了全天候、全年365天无节假日派送。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干线,即便头天下午6点取件,第二天一早也能收到。

凭借革命性的服务,2003年之后,顺丰的货量增长迅速,每年增速都在50%左右。迅速增长的货量形成的规模优势,抵消了包机增加的成本。这种良性循环,又进一步巩固了顺丰在速度方面的优势。

到2006年初,顺丰在国内已建有2个分拨中心、52个中转场,拥有2000多台干线中转车辆以及1100多个营业网点,覆盖了国内20个省100多个大中城市(包括香港地区)及300多个县级市或城镇。

此后,电商在中国的崛起为快递业务带来新的飞跃,顺丰得以在物流领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庞大商业帝国。

1460973072804.jpg

而在最近的股东大会上,有人问到顺丰与菜鸟等其他对手的竞争问题。王卫说:“我们在市场细分中,与菜鸟、苏宁之间的定位是不一样的。顺丰着力挖掘行业B2B端的深度,并非简单从事末端的派送,因此我们会针对多种行业解决方案,用高科技的手段把很多行业做深,我认为这才是顺丰真正要走的路子,有别于其他快递公司。”

在国际业务方面,顺丰的定位是用高科技做行业深度解决方案。王卫表示,顺丰要充分发挥客户的价值,让客户对顺丰的产品体验有更大的变化。这就是为什么顺丰要那么多飞机,要建枢纽。顺丰完全在走一条差异化路线,随着时间的增长,这种差异化会越来越明显。

不可否认的是,顺丰与UPS合资成立的公司,其所涉及的业务势必有大量的跨境业务。想在业绩增长上看到成绩,跨境电商的这块大蛋糕,顺丰是一定要吃的。而跨境电商,又和国内诸多电商平台脱离不了关系。

目前,顺丰正在做自己的电商,虽然陷入巨额亏损,但依然持续投入资金。如今京东配送,菜鸟网络,顺丰已经成为行业内的三大巨头,孰优孰劣谁胜谁负现在很难断言。这是一场马拉松,而裁判,是每一位顾客。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