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琼州海峡大桥动工了,20分钟跨海?真相在这里
跨越琼州海峡!全程20分钟!投资1400亿!
近日,湛江网友的朋友圈被一则题为《从广东到海南的梦就要开进现实了!世界第三大桥,湛江20分钟抵达海南》的消息刷屏。
文章称,投资1400亿的大桥要开动了!从广东驾车到海南只需要20分钟!
哇塞。这么大的“新闻”,总在江湖飘的时代君却没听到一点风声。
出于职业敏感度,时代君觉得此事必有蹊跷。
果不其然,经过一番挖地三尺,时代君发现这是个赤裸裸的谣言,而且盛传已久。
这些“雄文”的原始消息源,都来自于2010年1月的一篇报道。
报道称:
“广东湛江交通部门有关官员九日表示,拟建设的琼州海峡跨海大桥北起湛江徐闻县。跨海大桥分上下两层,其中铁路桥为四线,设计客车时速一百六十公里,货运列车时速一百二十公里,公路桥设计时速为一百公里,工程总投资约一千四百多亿元人民币。”
消息一出,就引发了热议。
2015年12月,广东省政府又发布了《广东省高速公路2015年至2017年建设计划及中远期规划》。规划提出,广东省中远期(2018年以后开工建设)将建设沈海高速琼州海峡跨海通道,预计投资1400亿,让舆论进一步发酵。
随着事情越抄越热,海南省南海网不得不于2015年年末发文“澄清”:
“海南省跨海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有关部委仍在对琼州海峡跨海工程进行前期的调研阶段,项目还未立项,何时开工更未可知。该消息内容只是广东单方面的中远期规划,所以,跨海通道2018年开工的消息是不准确的。”
这里传达出的关键信息有两点:一是跨海工程还没有正式立项;二是既然没立项,说开工时间就是无稽之谈了。
不过,不知道是故意忽视,还是理解生误,网上许多自媒体文章还是把“2018年以后开工建设”曲解为“2018年开工”,把“跨海通道”硬生生定义为 “跨海大桥”。
这真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
从2015年至今,关于“琼州海峡跨海大桥”的谣言出现多种版本,每次推送的点击量都逼近十万+。
最近的一次小高潮,主要是因为近日海口市与如意岛(外海人工岛)之间的一座连接桥动工修建了,自媒体们闻风而动,导致整个琼州海峡上马“跨海大桥”的谣言再次疯传。
谣言的盛行,既体现了网络空间有待进一步净化,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海南、广东两地人民对该项工程的期望值之高。
长期以来,海南与广东之间的连接主要就是“轮渡”,所需时间较长,遇到台风天气还要停运。
能否在几十公里长的琼州海峡上架起一条快速通道,一直是坊间热议的事情。
1994年,广东、海南两省联合开展了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前期研究工作。
2008年3月,交通运输部、原铁道部、广东省和海南省共同成立了琼州海峡跨海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
两年后,琼州海峡跨海工程确定为“公路铁路两用通道”,并有西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中线公铁合建桥梁方案、中线铁路隧道与西线公路桥梁组合方案等几个方案供选。
虽然直至今天相关部门还没有公布该项工程的具体全貌。
但从专家的口风中,我们还是可以窥知一二。
2015年12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向澎湃透露, 琼州海峡是黄金通道,供大量游船运行,若采取1000多米的线索桥方式,一旦遭遇大风,将造成严重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方案早已被否,琼州海峡敲定的是隧道方案。
翌日,他又告诉@央视新闻:“琼州海峡跨海隧道方案已经初步确定,工程并无技术难度,预计五年可以完工。”
按照时代君的认知,一个大型工程,从前期调研到批准立项再到开工建设,一定少不了权威媒体的密集报道。
如果拿53.9公里的日本青函隧道和50.5公里的英吉利海峡隧道来对比的话,“琼州海峡跨海通道”的长度可能比不上人家,但其投资很可能高达1400亿人民币,也是傲视全球的,绝对是中国的一项超级工程。
根据国家发布的《中长期提路网规划》,未来中国将修建一条包(银)海通道,串联起包头—延安—西安—重庆—贵阳—南宁—湛江—海口(三亚)高速铁路。
琼州海峡“跨海通道”一旦开通,就不是拉近广东与海南的时空距离那么简单。它将把海南的环岛高铁线,纳入到了整个国家的八纵八横高铁网中。这对于打通海南任督二脉,拓宽海南的经济圈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这样一盘大棋局,想想都令人激动人心啊。
有着国家的重视,海南冲破“孤岛效应”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