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两大锂电材料巨头对簿公堂,索赔近9亿!永太科技账面资金不足6亿,涉诉产品还没开始生产
永太科技称尚未收到任何涉及该案的诉讼材料。
7月2日晚,A股上市公司天赐材料(002709.SZ)披露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九江天赐”)作为原告,就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案件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涉案金额预期经济损失8.87亿元及律师费115万元。
公告显示,涉案被告共有十二名,其中包括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永太科技(002326.SZ)、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永太高新”)、何人宝、王国超、邵鸿鸣、上海桦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郑飞龙、姜存华、李胜、浙江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汪婷以及卢珍珍。
同日晚间,永太科技亦披露诉讼对应公告称,截至目前,公司尚未收到任何涉及该案的诉讼材料。
“公司一直以来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和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所研发的生产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本公告涉及的可能发生的诉讼案件不会对公司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产生影响。”永太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同时,公司始终坚守公平竞争的原则,反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一切形式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倡导以创新与合作推动行业健康发展,任何试图通过非正当手段谋取市场优势地位的行为都难以逃脱法律和市场规则的约束。”
就诉讼等相关问题,时代财经致电天赐材料董秘办,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诉讼时间不好判断,主要看法院方面的安排。同日,时代财经亦多次致电永太科技董秘办,但截至发稿前,电话仍无人接听。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天赐材料就商业秘密侵权索赔8.87亿元
两大锂电材料巨头对簿公堂,引发了投资者高度关注。
根据天赐材料公告,九江天赐成立于2007年10月30日,拥有液体六氟磷酸锂生产工业化技术,也建立了完善的保密管理制度和保密措施。而作为核心被告的李胜,在2017年8月23日进入九江天赐工作,2021年5月20日离职,期间先后担任电池生产部工艺技术总监、生产运营总监、制造部总监、工厂厂长、电解质工厂总监、总工程师等职务。
天赐材料表示,从九江天赐离职后,李胜与郑飞龙、永太科技和何人宝达成合作,将九江天赐的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运用在永太高新的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
这一项目由王国超、邵鸿鸣具体负责,由浙江美阳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进行项目产线设计,并由郑飞龙、姜存华与何人宝成立、实控人为何人宝的上海桦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接项目部分。
“原告认为,被告一至被告十二具有明显的侵权故意,被告一至被告十二应就其共同侵权行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且被告一至被告十二的侵权行为情节恶劣,侵权规模巨大且获益巨大,同时还存在毁坏、隐匿侵权证据的情形。”天赐材料在公告中表示。
根据公告,天赐材料的诉讼请求除了停止侵权、销毁侵权相关生产设备及生产工艺资料等外,还包括所有被告共同赔偿经济损失8.87亿元、支付维权律师费用115万元、公开赔礼道歉等。
而有意思的是,永太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公司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尚未生产销售该案件所涉的液态六氟磷酸锂产品。
然而,时代财经在永太科技2024年年报中发现,作为永太科技锂电材料产能载体的永太高新,年产67000吨液态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项目已于2024年1月16日开始试生产,年产67000吨液态六氟磷酸锂项目尚未建成投产。
除此之外,永太科技在2023年11月时披露公告称,永太高新“年产33000吨液态六氟磷酸锂项目(一期:9900吨/年六氟磷酸锂固体)”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试生产方案已经专家评审通过;该项目具备了投料试生产条件,已于2023年11月2日开始试生产。
六氟磷酸锂是指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生产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主要原料,俗称锂盐,是目前性能相对较好、使用量最多的电解质。
天赐材料是目前全球唯一具备大规模生产液体六氟磷酸锂能力的企业。时代财经从天赐材料处了解到,天赐材料的液态工艺路线不需要经过结晶,传统的固态六氟磷酸锂是有结晶工艺步骤,但现在也有结晶完再通过其他工艺溶解成液体。
需要注意的是,天赐材料曾在2017年时对外披露,其六氟磷酸锂产能已具备2000吨/年的固体及6000吨/年的液体产能。
因此,永太科技是否涉及使用了天赐材料的独家工艺技术,仍有待法院审判。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月已有判决书,市场资金“用脚投票”
相比起商业侵权案件中的各种内幕消息,投资者反而更关注该案件对两家上市公司的影响。
时代财经查阅天赐材料公告后发现,公司在今年2月已对外披露关于这一侵权案件的《刑事判决书》。根据《刑事判决书》,李胜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450万元;郑飞龙犯侵犯商业秘密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0万元。而案涉浙江研一公司、岳敏、张春晖,浙江永太公司等将另案处理。
目前,李胜和郑飞龙已提起上诉,该刑事案件处于二审审理阶段。
就两家上市公司的基本面来看,8.87亿元的金额对两家公司都影响重大。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永太科技归母净利润亏损4.78亿元,天赐材料实现归母净利润4.84亿元。2025年一季度,永太科技实现营业收入10.6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0.1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亏损0.18亿元;同期,天赐材料实现营业收入34.89亿元,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元和1.34亿元。
时代财经还注意到,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永太科技货币资金仅为5.95亿元,应收账款则接近12亿元。换言之,对于业绩表现不佳、账面资金不多的永太科技来说,巨额赔偿或会冲击其整体财务结构。
上市公司的股价也体现出市场对两者之间的态度。同花顺iFind显示,截至7月3日收盘,永太科技报12.16元/股,跌1.94%;天赐材料报18.95元/股,涨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