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别无选择”的雷军要卖多少台小米才能让大芯片生存下去?

作者:郭美婷 2025-05-24 13:42

这一次,雷军将如何把芯片的故事进行下去?

“做芯片九死一生,小米为什么还要做?”

8年前,小米集团(01810.HK)创始人雷军在发布首款自研SoC芯片澎湃S1时提出了这个问题。

之后,小米芯片历经了停摆与重启。5月22日,站在小米15周年发布会的聚光灯下,雷军手握最新发布的玄戒O1,与过去的自己遥相呼应。

雷军说:“如果小米想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面对芯片这一仗,小米别无选择。”

图源:截图自小米发布会

在此之前,他刚刚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在发布会前,雷军、小米产业投资部合伙人潘九堂、集团总裁卢伟冰等密集发声,回应外界对小米芯片的质疑,并强调小米在芯片研发上的决心和投入。

按照雷军的说法,玄戒O1芯片项目是与小米造车同时启动的,这是小米发展历程上的两场“豪赌”。

如今,小米汽车已基本走上正轨。据小米披露,小米汽车累计交付25.8万台。其中,小米SU7从2024年4月交付开始,全年交付了13.7万辆,跻身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

而芯片的故事才刚刚开始。过去四年多,小米已经为此花了135亿元,截至当下,小米芯片团队超过了2500人,在玄戒O1芯片发布后,雷军表示,小米芯片团队今年还要再花60多亿元。

在这个故事里,“烧钱”、技术研发只是基础项,一年一迭代的芯片想要回本,还要求有足够的装机量和销售规模。发布会上,雷军多次提到“投入”“成本”与“生存”,他说,如果搭载玄戒O1芯片的产品只卖出100万台,现在的产品定价连一片芯片研发成本都不够。

和部分同行一样,小米造芯已经失败过一次。这一次,雷军要卖多少台小米,才能让大芯片生存下去?

为何是3nm?

因为雷军从一开始就瞄准了苹果。他说,自己做芯片有三个目标:一是做最高端的旗舰处理器,二是采用全球最先进工艺制程,三是达到第一梯队水平。

这就不难解释小米,为什么小米2017年第一次发布大芯片澎湃 S1时,采用的还是台积电的28nm制程,这一次却直接跨到了台积电的第二代3nm工艺。

从发布会披露的玄戒O1芯片来看,这款芯片集成了190亿个晶体管,工艺水平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这都与苹果最新一代的处理器相同。

高工艺意味着高投入。从事多年芯片设计行业的吴俊(化名)告诉时代财经,手机Soc芯片的要求是功耗低、续时长和性能高,如果开始工艺制程不高,其能耗就无法降低到适合手机应用的程度,手机在高速运行时,就会发烫。这也是为何当年小米搭载澎湃 S1芯片的手机被用户戏称为“暖手宝”。

不过,吴俊表示,如果选择高工艺,价格又较为昂贵,需要足够的销量支持。同时,越早跨入高端制程,企业所要投入的金钱越大,和现在不会是同一个量级。

从28nm到3nm,这意味着能够在同等的芯片面积下,汇集更多的晶体管,性能有了大幅提高。但同时,吴俊认为需要考量目前3nm技术的成熟度和良率如何,例如,若良率只有30%,意味着成功做一颗芯片,需要报废两到三颗芯片,加之芯片价格本身较贵,这是一个“烧钱”的过程。

吴俊推测,在良率低、成本高且价格不菲的情况下,小米与台积电的合作可视为一种双向选择。一方面,小米品牌影响力大、生产规模大,对先进制程芯片有较大需求,有实力承担试错成本,是台积电先进制程技术的重要客户,台积电也乐于与小米合作,将其作为宣传标杆,提升自身先进制程技术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此外,从芯片架构来看,玄戒O1芯片的CPU架构采用了十核四丛集,拥有双超大核、四颗性能核心、两颗能效大核和两颗能效小核,其中超大核采用ARMCortex-X925,双超大核的主频达3.9GHz。这种双超大核设计也是此前苹果率先采用的做法。

雷军透露,玄戒O1芯片单核性能跑分超过3000分,多核性能跑分超过9500分,“超越了最新一代的苹果(芯片)”。

图源:截图自小米发布会

GPU架构方面,玄戒O1芯片采用16核GPU,以及最新lmmortalis-G92516核图形处理器。雷军称,GPU功耗比苹果降低了35%。

虽处处对标苹果,但雷军也坦言,“大家千万不要指望一上来我们就是吊打,就是碾压苹果,这不可能。”他表示,Soc芯片复杂且多面,超越(苹果)一点点都很难。

事实上,在小米正式发布芯片前,市场上不乏“套壳”“半吊子研发”等声音质疑。例如,据媒体报道,小米玄戒O1芯片采用的是自研AP架构搭配外挂第三方基带方案。

在吴俊看来,要求芯片企业从设计到生产、封装全流程纯自研,这是极其困难的事情,小米能做到目前的程度,已经能算作自研。

Omdia首席分析师Zaker Li则认为,自研AP架构搭配外挂第三方基带方案是小米目前SoC发展路径上的最优选择。这背后涉及到基带芯片自主研发的几大核心挑战,如专利壁垒、适配成本,以及复杂极端的通信环境。目前全球范围内,除华为和三星具备基带集成能力外,其他手机厂商普遍采用外挂基带方案。

小米在此次发布会上也发布了自研基带,小米Watch S4搭载了自研玄戒T1长续航4G手表芯片,其中就集成小米首款自研4G基带。据雷军介绍,该基带是小米全链路自主设计的蜂窝通讯,“我们不仅做了AP,在基带研发上也进展非常快。”他表示,由于通讯网络环境复杂,需要对不同基站的供应商逐一适配,因此基带研发投入大、难度高,周期更长。

从雷军透露的投入金额来看,小米在技术上也确实下了“血本”。雷军说,仅过去4年,小米花了135亿元,建立了2500人的团队,“这个人数和投入规模,在国内的芯片设计公司里都能排前三。”不过,雷军也坦言,这个投入,对于小米今天的体量而言还“扛得住”。

11年“曲线救国”路

金钱投入还只是其一,小米成立15年,有11年时间都在研发芯片,其中的人力、时间以及战略调整成本更不可估量。细看这条来时路,小米芯片的研发并非孤军走钢索,而是与手机销售、供应链完善等多条线结成了一张网。

2014年小米成立松果电子,2017年发布澎湃 S1,在澎湃 S1 之后,小米继续投入研发,但澎湃 S2 多次流片失败,一直未能正式发布。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可能是小米在向高端工艺节点挺进的过程中,缺乏成熟的经验,导致在精度细节上出现偏差,从而导致小米芯片的一度的“跳票”。

于是,小米开始了芯片研发的“曲线救国”历程。从2021年开始,小米逐步突破细分领域芯片,包括影像芯片澎湃C1、充电管理芯片澎湃P1、电池管理芯片澎湃G1,以及信号增强芯片澎湃T1等。

在吴俊看来,小米重启“大芯片”业务时,先从外围芯片出发,从“小芯片”入手组建小米的芯片团队。

事实上,这些年来,小米的芯片团队经历过一系列调整。到2019年,小米重组松果电子,部分团队分拆组建新公司南京大鱼科技,松果继续专注于手机SoC芯片研发,大鱼科技则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IoT芯片与解决方案的研发。再到2021年小米重启大芯片业务,小米注册成立上海玄戒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彼时小米集团手机部总裁曾学忠,该公司成为小米造芯的新平台。

同时,小米也能借由这个过程筛选和打造供应链。“对于芯片产业而言,供应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设计得出来未必做得出来,做得出来,未必又有经济效益。”吴俊说,小米在有了几年的外围芯片的研发经验后,对于芯片从研发到生产的流程、团队、供应链等均有了一定把握后,这一次成功的几率会比之前大得多。另外,目前的国际形势,也让公众对国产芯片的推出寄予更大期望。

在芯片研发的过程中,小米或还需要兼顾解决地缘管制方面的风险。市场担忧,3nm的先进制程是否会成为美国管制的目标?

吴俊表示,目前美国的管制并非以制程工艺为衡量标准,而是要求芯片晶体管数量不大于300亿,小米玄戒O1芯片仅有190亿晶体管规模,理论上不受影响。小米只要按照正常的流程,如流片后通过台积电认可的工装和渠道等正规途径引进芯片,风险应当可控。

卖多少台才能回本?

所以,投入巨大的雷军准备如何回本?

芯片成色如何,仍有待通过硬件进一步验证。雷军最先选中三款产品试水:小米Watch S4、小米15S Pro、平板7 Ultra。

其中,小米15S Pro在小米15 pro的基础上研发,而小米15系列是小米手机中销量表现最好的系列之一。平板7 Ultra则是小米史上最大尺寸的平板,采用了14英寸的OLED。

从定价策略来看,小米15S Pro 16GB+512GB售价5499元,16GB+1TB售价5999元,均在国补区间内;平板7 Ultra12GB + 256GB和12GB + 512GB两个版本的定价也未超出国补区间,16GB + 1TB版本售价为6799元;Watch S4定价为1299元。

“我们(产品)的定价连一片芯片的研发成本都不够。”雷军坦言,3nm芯片每一代大约需要投资10亿美金左右,如果只卖100万台,(每台)仅芯片的研发成本就超过了1000美金。

这也意味着,终端销量是小米芯片迈过“生死线”的关键。

小米发布第二天(5月23日),时代财经走访小米线下门店,有门店店员告诉时代财经,小米15S Pro跟小米14、15系列出来时一样火爆,“我手上货不多了,就剩几台。”

从京东平台的手机品牌618当时销售榜单来看,截至5月23日,小米15S Pro在所有手机单品中排第7位,对比5月22日发布会当天排名下降了3名。在4000-5999元价位(国补后)中,小米15S Pro的当日销量仅次于iPhone16。

“大芯片业务生命周期很短。他一年一迭代,到了第二年就过时、贬值了。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装机量,再好的芯片也是赔钱的买卖。所以这就要求大芯片必须在一两年时间里面卖到上千万台,只有到这个规模才能生存下去。”发布会上,雷军为玄戒O1芯片搭载的硬件定下了千万级的目标。其中,搭载玄戒O1芯片的小米手机无疑是主力军。

此次发布的小米15S Pro基础型号价格段位国补后在4000-5000元之间,此前小米2024年财报显示,根据第三方数据,小米在中国大陆地区4000–5000元价位段的智能手机市占率排名第一,达到24.3%。由此可见,这是小米最有竞争力的一个价位。

另外,根据IDC数据,2025年一季度, 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为1330万台,市场份额18.6%,时隔十年中国区销量再次登顶。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所有小米手机一季度的出货量,不是新机出货量。另据权威市场调研机构数据显示,仅2025年3月,小米新机激活量就达到324.37万台。不过,这是小米所有手机的销量情况,并非单一系列。

Counterpoint指出,预计在未来1–3年内,小米3nm 芯片带来的突出价值,可能首先在 IoT 设备和汽车计算平台上显现,并逐步转化为手机产品的竞争力——这与小米构建“人 车 家”智能互联战略天然契合。

Omdia同样认为,小米投入芯片的战略价值在于构建软硬一体的完整生态闭环,同时实现跨终端深度协同。此外,通过持续投入芯片自研,小米不仅能够实现产品差异化设计,更能塑造高端科技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溢价能力。这种技术壁垒的构建,将为小米在全球化竞争中奠定长期优势。

如同雷军在发布会开头所说,小米的人车家全生态战略正式闭环,成为拥有最完整生态的科技公司。

玄戒O1芯片发布后,雷军仍野心勃勃,他称2025年小米预计研发投入达300亿元,2024年,小米营收同比增长了35%,预计今年的营收增速依然会超过30%。未来五年(2026-2030),小米研发投入预计将达2000亿元。

“这个世界终究不会是强者恒强,后来者总有机会。”这是雷军深切的期望,而小米能否后来者居上,仍有待市场的验证。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