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上市圈走超1100亿港元,18A药企步入寒冬,裁员、卖工厂、砍项目只为活下去

作者:张羽岐 2022-11-16 10:07

开源节流,才有可能熬过冬天,等到雨季的到来。

WechatIMG2956.jpe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第一次对未盈利的生物科技类公司敞开了资本的大门。不足五年的时间,港股18A药企(指通过港交所18A章节规则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经历高潮与低谷,有人翻身完成“掘金梦”,有人掉队、卖身又停产。

11月15日,和铂医药-B(02142.HK)发布公告,公司已经与药明海德订立资产转让协议,将出售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生物大分子研发创新中心项目”,转让价格为1.46亿元。药明海德为药明生物( 02269.HK )子公司。据和铂医药2022年半年报,上述转让项目于2021年启动建设,设施面积约8500平方米,设计生产规模可达4000升。公司原计划上述工厂将于2022年底前投入生产。

而就在4天前的11月11日,和铂医药宣布,其全资子公司诺纳生物与美国明星药企Moderna(莫德纳,MRNA.US)已订立授权及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Moderna将获授独家可再授权许可,以利用和铂医药HCAb平台衍生的一组针对多个靶点的序列开发核酸产品,并全面负责后续开发、生产、监管及商业化相关的所有工作。诺纳生物则一次性获得600万美元预付款、最高约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以及相关分级特许使用权费。如果Moderna将额外靶点序列再授权,诺纳生物还可获得相应的款项。

对此,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发送邮件至和铂医药投资者信箱询问具体情况,和铂医药方面邮件回复称,“我们与Moderna确实达成了战略合作协议。但本公司与Moderna合作的范围仅限于公司HCAb平台所衍生的产品,而非该技术平台本身。本公司享有HCAb平台的完整权利,并无出售HCAb技术有关资产,且在目前可预见的计划中并无出售HCAb技术的打算。”

寒气几乎传递到了整个行业,这并非港股18A药企中一家的动作。今年年初已有多位行业人士预估,Biotech企业(生物医药初创企业)资金不足,两年后将会面临大批次的倒闭。过去一年的时间里,基石药业-B(02616.HK)、歌礼制药-B(01672.HK)、三叶草生物-B(02197.HK)等18A药企纷纷做出调整,如何保住自己的现金流并活下去成为第一要义。

Biotech药企泡沫将破已是投资者们的普遍共识。2021年下半年,绝大多数中国Biotech药企股价出现了50%以上的回调,二级市场新股破发,市值缩水,加之外部叠加的多重因素,新药如互联网般赚快钱的梦想没有实现,反而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九死一生”。

“目前来看,如果产品本身缺乏竞争力、商业化路径比较远,甚至账上现金流不足,或将导致Biotech企业先倒下一批。”北极光创投合伙人宋高广对时代财经分析道,对大多数企业来说,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即对于损耗现金流型的Biotech企业来说,当没有更多现金涌入的时候,池干鱼死是必然现象。停产、裁员、卖产品都是节流的一种方式。

换句话说,只有开源节流,才有可能熬过冬天,等到雨季的到来。

基石药业苏州工厂停产背后

进入11月,Biotech企业现金流还能支撑多久再次成为医药圈讨论的热门话题。这一切的源头始于一家港股18A药企——基石药业。

据多家媒体报道,自11月4日起,基石药业位于苏州的产业化基地已暂停生产及为生产服务的其他相关工作。基石药业2022年半年报显示,其账面的当期现金流为11.01亿元,而2021年同期的现金流还有24.47亿元,短短一年已经“烧掉”超过1/2。

对此,时代财经多方联系基石药业,仅得到邮件回应称,“感谢您对基石药业的关注和支持,相关问题具体请参考公司近期的官网新闻及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相关声明。”

11月15日,基石药业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声明回应“苏州工厂停产”一事。基石药业指出,苏州工厂尚处于试运营阶段且近期无明确大规模生产需求,为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苏州工厂已于本月上旬暂停止试运营。目前已处于商业化阶段的产品均不在苏州工厂进行生产,故本次调整对该等产品的生产和商业化没有影响,该等产品供应稳定。同时,相关产品的技术转移工作亦不受影响,仍按原计划与CDMO (第三方生产服务提供商)合作并稳步推进。公司其他业务不受本次调整影响,公司研发业务与苏州转化医学中心仍在有序运作。

此外,基石药业还表示,仍保留苏州工厂核心人员,并积极接洽行业合作机会。公司当前现金储备足够支持公司数年经营,此次调整将更有效节省及优化公司运营成本。

这并非基石药业第一次遭遇危机。今年3月31日晚间,基石药业宣布自4月1日起本公司停牌2月,6月1日开始复牌,并发布2021年度业绩公告。据年报显示,基石药业年内亏损为19.201亿元。

在停盘、复牌、亏损、停产的声浪中,回看基石药业的苏州产业化基地,从动工到试运营再到停产,不足2年的时间,昔日的热火朝天已成了另一片光景。

基石药业是典型的VIC(风险投资+知识产权+研发外包服务模式)模式,背靠“药明系”,早期阶段无生产能力、无销售队伍、无研发平台,沿袭“买卖模式”(license in/license out)。直到2020年,其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化基地才破土动工。

根据协议,该项目采用代建模式,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设计产能可达26000L大分子生物药和10亿片小分子化学药片剂和胶囊。2022年半年报显示,苏州生产基地已于2021年年底如期开始试运行,并于今年7月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递交了胃肠道间质瘤(GIST)精准靶向药物阿伐替尼(商品名:泰時维)的技术转移申请。2022年半年报称,启动试运行后,基石药业苏州生产基地已生产用于临床试验及商业销售的产品。

Biotech企业是否应该自建厂,这种行为又是否是“吞金兽”,在派系之间早有争议。

浩悦资本资深合伙人李逸石对时代财经分析道,自建厂本身对企业来说可能不是对错问题,而是时机问题。对Biotech药企来说,什么样体量的企业可以选择自建厂,什么时机走这一步棋很重要。

“如果当时能预见到未来5年时间的现金流都会很充裕,那么对它来说自建厂也许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现金流不充裕,不管是由于产品竞争比预期更激烈,还是资本市场的变化导致融资不顺利,自建厂就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李逸石说,“更何况前些年自建厂的决定很多是由于各地地方政府给予优惠政策,扭曲了行业规律和经济规律,在这种情况下,自建厂之后的路会更加坎坷。”

从产品维度考量,李逸石认为,应该对比自建厂和CDMO生产哪一个对企业更划算。在CDMO生产会不会排期久、遭遇技术等多方阻碍;自建厂带来的成本降低是否能赚回初期投入的大笔时间、金钱,这些因素意味着企业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得非常长远。“企业永远要比市场上行时亢奋的投资人多考虑几步,才能穿透行业的壁垒和时间的迷雾。”

“现阶段基石药业的目的是开源节流。如果不及时止损,后面可能会更艰难,这是大多数Biotech企业在做的事情。此前,我也提到接下来的一年可能会出现退市的Biotech企业,毕竟在市场上,只有良币驱逐劣币,大家对于市场的认知才会越来越科学,行业发展才会越来越健康。”李逸石告诉时代财经,“基石药业肯定不是现在18A药企里遇到挑战最大的一家,毕竟比它现金流还不充裕和危机四伏的Biotech企业不在少数。”

现金流吃紧,有企业账面只剩不到1亿

2018年4月30日,港交所在主板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A章《生物科技公司》(俗称“18A”),允许尚未有盈利、预计市值超过15亿港元的生物科技企业在香港上市,为创新型生物科技企业敞开大门。

港股18A一经推出便成为了很多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的上市首选。以歌礼制药头顶“18A第一股”光环登陆港交所为开端,各路资本蜂拥而至,港交所也由此成为亚洲最大及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融资中心。

WechatIMG3002.jpeg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彼时,Biotech企业迎来政策与资金的双丰收,生物科技类企业挤进港交所的大门。时代财经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有再鼎医药(09688.HK)、基石药业、和铂医药、北海康成-B(01228.HK)、迈博药业-B(02181.HK)等51家生物科技类企业根据18A相关章节的规则赴港上市,总募资金额超过1100亿港元。

头部Biotech企业,如百济神州(BGNE.US,06160.HK,688235.SH)、信达生物(01801.HK)、君实生物(01877.HK,688180.SH)等凭借先发优势,在PD-1赛道研发和商业化的道路上占据一席之地。目前,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复宏汉霖(02696.HK)已满足年收入大于5亿港元、市值大于40亿港元条件,经批准可以移除“B”,即等同于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最近一个从股份代号中移除“B”标志的,是再鼎医药。公告显示,11月11日,再鼎医药也经港交所批准移除“B”标志。从账面上来看,截至2022年三季度,再鼎医药现金流为11.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8.76亿元),半年报时,这一数字为6.8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7.93亿元),一季度内储备金增加4.3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0.82亿元)。

除此以外,再鼎医药也凭借license in(许可引进)模式,先后实现PARP抑制剂尼拉帕利(商品名:则乐)、肿瘤电场治疗Optune(爱普盾)、KIT/PDGFRα激酶抑制剂瑞派替尼(商品名:擎乐)的商业化,成为多家药企效仿的标杆。

一面是除“B”翻身走转型成为巨无霸,另一面则是现金流不足1亿元,行至清算边缘。

据迈博药业2022年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年中,公司现金流仅剩0.802亿元,同比2021年年中公布的3.09亿元,减少2.29亿元。同期,2022年上半年,迈博药业营收2884.7万元,同比下降64.49%,其中药品销售和商业推广授权收入仅有700万余元,剩余2100万元属“合作研发收入”。

从现金流的流失速度与营收对比来看,仅有的0.802亿元恐怕赶不上赚钱的速度,未来一年迈博药业或将逼近崖谷。

而另一家“队尾选手”东曜药业-B(01875.HK),截至今年年中,其现金流也仅剩1.55亿元。

据赛柏蓝对18A药企中未盈利Biotech企业的数据统计显示,目前有36家未盈利Biotech企业,按照净流动资产净额/最近四个季度的净利润进行计算,22%的企业1年内现金流将不堪重负,约67%的Biotech企业亏损速度难以支撑到4年。

为“活下去”裁员、砍项目

多数企业仍在长线作战,产品还面临创新药“九死一生”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Biotech企业只能被迫开源节流,争取活下去。

砍项目是节流的方式之一。11月8日,股价直线拉升并一度涨超90%的三叶草生物,此前就曾官宣“断臂求生”,全力押注新冠疫苗赛道。

今年6月,三叶草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减少对非新冠相关的中期/后期项目和新基础设施的投入,暂停SCB-313(TRAIL-三聚体肿瘤产品)的肿瘤管线在研项目,以及SCB-808(依那西普预充式注射器制剂)和SCB-420(阿柏西普),后两者的适应症分别为强直性脊柱炎(AS)和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wAMD)。同时,公司还削减了综合、行政职能和非核心研发角色的岗位。

2022年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30日,三叶草生物现金流约为3.3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65亿元)。

和铂医药则通过授权项目或合作开发项目实现开源节流。自今年年初开始,和铂医药连续五次授权或与不同药企合作开发,从披露的数据来看,总金额在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1.11亿元)至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0.39亿元)不等。

在李逸石看来,对Biotech企业来说,接下来至少半年的时间,可能会比当下更难熬,尤其是处于中后期的公司。因为现在处于中后期的公司的产品立项大部分在大约3年以前,那时正处于Biotech泡沫初期,而泡沫会扭曲行业规律和市场原则。当时立项的产品是否都具备足够的创新性,能让它们活过现在的严酷竞争和资本市场压力。这一切都有待考验。

“对一些处于头部的中早期Biotech企业来说,接下来半年他们可能会感受到市场逐渐回暖,但对于处于队尾的Biotech企业,特别是中后期公司,未来半年的危机会变得愈发明显。商场如战场,任何企业都需要有预判性,创新药又尤其是智力密集型行业,预判就显得更为关键。”李逸石对时代财经说。

这或意味着,后进者的“掘金梦”散了,如何活下去成为Biotech企业当下的准则。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朱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