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中型创企图鉴:创投低温之下的焦虑

作者:罗燕珊 2019-10-16 10:32

一边寻求融资,一边想办法开源节流,度过冬天。

undefined图片来源:pexels

“冬天到了,你能把冬天熬过去,你的竞争对手就会少。活着便意味着成功。”2019年9月底的一个下午,深圳保联科技有限公司和汇盟保险代理公司创始人许伟君对时代财经表示。

保联科技主营业务是为保险中介公司提供软件开发和技术支持服务。虽然保联科技成立仅两年多,不过加上依附在保险代理公司里的时间,实际存在时间达7年。但在当下融资环境收缩的情况下,诸如保联科技这样的位居中间位置的“中型”初创企业面临的生存挑战愈加严峻。

许伟君坦言只能“勒紧裤头”,想办法“开源节流”,度过冬天。

融资低温

创投领域持续被资本寒冬的低温笼罩着。

许伟君上一次获得融资是在2017年,那是公司继天使、Pre-A后的A轮融资。融资后公司研发人员数量达到最高峰的五十多人,而两年后的今天,这一数字已缩减至三十多。这是许伟君决定“勒紧裤头”的结果。

无论是公司规模,还是投融资情况来看,许伟君的公司算是扛过了资本寒冬最凶猛的一波攻击,但也未能进入到头部领域。位于中部的他,其实是有着自己的焦虑感。

据亿欧智库发布的《2019H1中国创投报告》,2019年行业整体融资事件和融资金额同比均出现较大幅度下跌。

截至2019年6月30日,上半年全行业共发生融资事件1825起,融资总额约为2950.92亿元。相比2018年同期,2019年上半年融资数量同比下降47.66%,融资总额同比下降59.79%。

至于许伟君身处的保险科技行业,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年初至8月,共有14家保险科技创业公司成功获得融资,总金额超过20亿元。虽然数量不多,但当中的公司多是目前各自细分领域里的佼佼者。

从融资金额看,行业成熟度在逐渐提高,现阶段创企融资金额主要在千万至亿级别,资本越来越集中在头部项目,因此位居中间位置的创企要获得融资的难度越来越大。

但公司尚未到山穷水尽之时,此时放弃既不现实,也令人心有不甘。

“我认识的一个投资机构,总共投了一百多个企业,今年有40多个企业破产。最后要跟LP交待。” 许伟君表示,身边很多联系比较紧密的企业和资本方,因为国家去杠杆、资本环境“消毒”,纷纷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基金本身也融不到钱,更别说投钱了。

在硬科技领域的李家栋对资本寒冬亦深有同感。今年他已接触二十多家创投机构,并且此前有过几次融资经验,其认为,融资这事还得看机遇。

“其实蛮难的,尤其对硬核科技企业来说真的很难。要获得投资方理解,不光要有创新,还要有落地。”李家栋指出,现在比较容易“拿到钱”的企业有两类,一是国家队,二是具备技术创新+产品落地能力,

瓶颈

融资对中型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身没有造血能力的,需要这笔钱救命,尚有盈利能力的,需要这笔钱扩张业务,摆脱不上不下的尴尬地位,甚至冲向头部位置。

李家栋的公司成立8年多,虽然主营业务是芯片,但大多数客户不懂技术,因此公司还需要整合产业链资源并提供给客户完整的解决方案。

去年所获的融资还可以让李家栋的公司撑1至1年半。据李家栋介绍,公司现在融资目的是扩张团队和业务,同时接触投资方除资本以外的资源。

“去年引进的战略投资方对公司很有帮助,因为这些投资方投资的企业刚好是自己的下游。”这样一来,李家栋便可以拓展更多的合作客户。

谈及融资,李家栋认为比较重要的是企业需合理根据自身条件作出判断,尽可能给出合适的估值并寻找最佳的融资渠道,甚至有时候可以把估值放得很低,从而引进一些战略资源。

相比李家栋,许伟君对融资的急迫性没那么高,因为旗下传统保险代理业务也可支撑软件业务的发展。

但许伟君亦需要更多资金来拓展这两块业务。融资之后,许伟君希望可以扩张IT团队,让更多的保险中介公司使用自己的系统,增加市场份额。

据时代财经了解,目前许伟君所在的细分赛道(经纪人展业工具),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介入,包括近日拟赴美上市的老牌垂直电商慧择保险网。

虽然有融资需要,但许伟君强调不会“饥不择食”,希望能遇到真正懂自己的投资方,例如有投过保险中介或保险科技赛道的投资方。

逆境中扩张

为应对不景气的环境,许伟君今年将公司保险代理业务的直营分支机构撤得七七八八,取而代之的是不需要自己投钱的加盟模式,换个方式扩张业务。

关于如何应对资本寒冬,许伟君有自己的经验。“一定要做最坏的打算,在没有资本方的钱进来的时候,得靠自身的造血,而活下来的核心是开源节流。开源就是尽可能的把业务量做大,让现金流充沛,节流就是尽可能地压缩成本,不要盲目扩张。”许伟君表示,公司在2014年面临的困境比现在还要“黑暗”。 

2014年前后是投资机构的爆发期,更是初创公司的天堂,甚至一些拿着PPT的创业团队都可以拿到融资。但许伟君的公司并没有得到资本的垂青。众多投资人认为互联网的业态应该是to C,而许伟君还在坚持做工具,被认为是做重资产。

如今则是一种初创公司与投资机构的拉扯阶段。对于投资机构来说,优质的投资项目变得越来越难找;对于创业者来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殆尽,获得成功的概率越来越低。

“互相拉扯证明还在互相试探与博弈,而当时(2014年)则直接被忽略,还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间给我。”许伟君坦言。

李家栋仍在积极寻求新融资和新合作,因为不想错过难得一遇的行业机会:“产品爆发不会等人。今年商业显示市场有新的爆发场景,这正是我们的机会。”

在他看来,自己的公司具备了一定的“硬科技”基因,在未来是具备核心竞争力的。虽然当前面临着危机和挑战,但在目睹过身边不少企业的大起大落,感受到资本市场的低温后,许伟君对公司未来抱着乐观态度。“回过头来看,觉得(公司)活着很不容易,自己还是挺幸福的。”

从另一角度看,寒冬往往伴随着去伪存真、优胜劣汰的过程,对于中型创企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张常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