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钛合金“小巨人"天工股份北交所上市:消费电子赛道领跑,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4.74%

作者:陈丽娜 2025-05-13 10:46

天工股份业绩高增长,在北交所上市。

图源:图虫创意

5月13日,北交所迎来钛合金领域的“小巨人”。

据江苏天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工股份”)公告,其将于2025年5月13日正式在北交所挂牌上市。天工股份的发行价为3.94元/股,发行市盈率14.98倍。

值得一提的是,天工股份对应的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摊薄后的市盈率为14.98倍;假设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时,天工股份对应的2024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摊薄后市盈率为15.19倍,均低于所属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天工股份的低估值与消费电子、3D打印领域的稀缺性布局,或构成显著的投资吸引力。

而这家钛合金小巨人,自2022年第四季度以来,业绩呈现爆发式增长。华源证券北交所研究团队指出,天工股份的战略配售机构由中信、国泰海通、中金三家券商领衔,锁定期为18个月,机构对其认可度或较高。

战略前瞻押中高端产品市场,三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44.62%

资料显示,天工股份主要从事钛及钛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具体而言,天工股份将原材料海绵钛与其他金属元素通过配比、熔炼、锻造及各种精加工工序后,制作成能最大程度发挥钛及钛合金材料技术性能的产品。

借由以上主营业务,2024年,天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相比2022年3.83亿元的营收规模成长明显。2022年至2024年,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亿元、1.7亿元、1.72亿元,保持持续增长。

业绩增长的背后,体现的则是天工股份产品在行业中竞争力。从技术含量来看,天工股份的钛合金产品与市面上理解的粗加工钛合金产品不同,其以高端的板材、管材及线材产品为开发方向,着眼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向钛及钛合金新材料高端产品市场稳步迈进。目前,天工股份的钛及钛合金产品已从粗加工逐步向精加工、深加工转型,技术含金量较高。

在招股书中,天工股份透露,2023年,经江苏省工信厅、科技厅等部门认定,天工股份技术中心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其还与南京工业大学联合成立的江苏省钛及钛合金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得了江苏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认定。

在产品创新方面,天工股份称,其经过多年布局和投入,成功研发出符合下游客户要求的各类消费电子用钛材,并率先应用于多家消费电子市场主导品牌的高端机型;其中某主力型号产品与同行业公司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对比成绩优异。

据天工股份披露的数据,其主力型号产品卷重可达150kg以上,属于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和2024年版)中列示的“大单重钛合金盘圆丝材:规格φ3~15mm,单卷重量≥100kg,退火态:抗拉强度≥920Mpa,延伸率≥14%,断面收缩率≥40%。”

而当前,我国高端钛材产品产能不足、供不应求。而钛及钛合金行业对于新进入者,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钛及钛合金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配料、熔炼、锻造及压延加工的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2022年下半年开始,天工股份战略调增用于消费电子领域的高附加值钛及钛合金线材的生产规模。由于国内钛及钛合金行业发展处于成长期、成熟期,大多数客户均存在“先入为主”的观念,早先占领市场的钛材加工企业具备强有力的市场先发优势,新进者取得下游客户的信任需要经营更长时间,需要投入的成本比先进入者更多,这往往也给新进入企业构成一定的进入壁垒。

2023年来,天工股份逐步取得多位行业头部客户的认可,合作趋于稳定。随着与客户合作规模的扩大,天工股份的产能利用率也由2022年的71.84%提升至87.80%。这也间接推动了天工股份2023年、2024年营收相较2022年大幅提升。

消费电子领域市场空间攀升,未来业绩受益颇丰

过去,钛材料行业的发展潜力一直被低估,无论从产品性能还是应用领域上,钛材料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研究表明,金属钛具有优秀的耐腐蚀性和力学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诸多场景。其中,因为钛可以代替不锈钢作为耐腐蚀材料,延长设备使用年限、降低成本、防止污染和提高生产率,在化工装备更新改造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随着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完善,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产业转型升级,钛及钛合金材料逐渐进入民用市场。由钛及钛合金板、棒、管、线等加工材和多种金属复合材制成的钛产品,正在消费电子、3D打印、生物医疗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天工股份的产品便是以板材、管材、线材等形式应用于化工、消费电子等领域。此外,天工股份还在积极开拓3D打印领域的钛合金线材等新兴市场。

近年来,我国钛加工材产量及销量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中国钛加工材产量为4.86万吨,2023年增长至15.9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97%。与此同时,中国海绵钛产量也从2015年的6.20万吨增长至2023年的21.80万吨,复合增长率为14.99%,增速超过全球海绵钛产量增速。良好的市场空间为天工股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众多下游应用领域中,天工股份的收入和利润主要来自消费电子领域的客户。其中2023年和2024年,天工股份来自消费电子领域的收入占比分别为83%和72%,消费电子领域的发展情况对天工股份至关重要。

首先来看市场基本面,根据Statista数据,2022年我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为2255.02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2550.1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7%,消费电子市场整体前景向好。

而在消费电子细分的应用领域,钛材料正成为流行趋势。这得益于苹果公司2023年9月发布了钛合金中框手机iPhone 15 Pro/Pro Max,之后三星、小米、华为等其他知名消费电子品牌纷纷跟进。

例如,三星于2024年1月发布的旗舰机型S24 Ultra也采用了钛材边框;而苹果公司在2024年9月发布的iPhone 16 Pro/Pro Max继续采用钛材边框,并升级提供了4种配色,进一步丰富了钛材手机的选择。

2024年9月,苹果公司发布的Apple Watch Series 10转向钛材表壳而弃用了之前的不锈钢表壳。苹果公司对此表示“由于钛金属超凡的强度重量比,比Series9不锈钢表壳款轻了大约20%”。从材料的选择趋势可见,采用钛材俨然成为消费电子行业的潮流。

基于采用钛材的高端智能手机的良好销售情况,以及未来高端智能手机的销售增长预期,并考虑各大消费电子品牌对使用钛材的积极跟进,未来钛材或将广泛用于可穿戴设备、平板、笔记本电脑等其他消费电子产品,消费电子领域使用钛材具有持续性。

而天工股份作为具有先发优势的主要钛材供应商之一,经过多年布局和投入,成功研发出符合下游客户要求的各类消费电子用钛材,并率先应用于多家消费电子市场主导品牌的高端机型,其业绩将从中受益。

总产能提升明显,募资扩产后成长空间进一步释放

据悉,在客户订单方面,天工股份开发的高性能钛合金材料已进入全球知名品牌的供应链,应用于高端机型的轻量化结构件,其2024年新增订单显著增长。在航空航天领域,天工股份已通过耐高温轻质钛合金体系认证,成功应用于高精尖装备。

天工股份在3D打印领域推出的高抗冲击低成本钛合金丝材,还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成功进入增材制造供应链,2024年相关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天工股份表示,一直以来其密切关注和洞察钛材在民用市场的应用,特别是在消费电子领域,若干年前即投入成本提前布局该领域的客户培养、研发和技术积累。

总的来说,在与客户的持续稳定合作中,2022年至2024年,天工股份钛及钛合金材料的产销量不断增长。天工股份现有的生产场地、生产设备已难以满足生产规模继续扩大的需要。

而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钛材行业正迎来结构性升级的黄金窗口期,发展机遇对于行业内的企业而言至关重要。

根据国家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及“十四五”规划,我国将高品质钛合金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其在高端装备、增材制造及民用领域的应用。与此同时,2023年,工信部发布《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明确鼓励钛合金在消费电子与3D打印领域的推广。

上述政策为钛材料领域内的企业提供了黄金窗口期。本次IPO,天工股份计划募资4亿元,将全部投向《年产3000吨高端钛及钛合金棒、丝材生产线建设项目》。

据悉,该项目通过新建生产厂房,并购置相关生产设备和智能化软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天工股份高端钛及钛合金产品的生产规模,以满足快速增长的消费电子、3D打印、医疗器械等高端市场应用需求,并借此扩大天工股份的市场份额。天工股份通过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将形成了消费电子与航空航天领域的双核驱动模式。未来,借助登陆资本市场后的优势,其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文章来源:时代商学院 编辑: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