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顺丰度过不平凡一年,基本盘巩固、布局全球市场
2021年,顺丰控股也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并最终走出波谷、逆势翻盘。
3月30日,龙头物流企业顺丰控股发布了2021年全年的业绩报告。
图片来源:顺丰控股
过去一年,国内宏观经济良好增长,活跃的消费需求和贸易活动为物流业带来持续增长动力。其中得益于网络零售市场快速发展,快递业实现较快增长,全年中国快递业务量突破1000亿件,同比增长30%,延续了8年来全球第一增速。
不可忽视的是,行业竞争升级,疫情不断冲击,叠加外部经济不确定性,使得快递行业的竞争较往年更加激烈。
2021年,顺丰控股也度过了不平凡的一年,并最终走出波谷、逆势翻盘,在保持基本盘的同时新业务迅猛发展,确立第二增长曲线。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顺丰控股年营收突破2000亿元,达到2072亿元,同比增加34.5%;全年完成总业务量105.5亿票,同比增加2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亿元;扣非后净利润18.3亿元;实现每股收益0.93元。
业绩修复,调整产品结构与利润水平回升
去年一季度,在疫情影响、成本投入等因素影响下顺丰出现上市后的首次亏损,令市场一度担忧。
为扭转局面,去年二季度起,顺丰采取各项有效的经营举措及管理优化,如制定针对性市场策略,调优客户和产品结构,同时自身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提升收入质量;精益化成本管控,持续推进四网融通,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全面精细化管理,进行每日复盘与监控等。
从财报上不难看出,顺丰通过在战略层、客户与产品层、成本层、运营层等推出一系列有效举措,业绩已经逐步修复。
分季度来看,2021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顺丰的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3亿元、6.6亿元、8.1亿元和15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其中,第四季度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6.1%,迎来了上市以来最好的第四季度业绩。
票均收入方面的变化,也反映出顺丰主动调整的结果。
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顺丰票均收入维持在16.25元/件,同比有小幅下降。对此,顺丰解释称是主要受到业务结构占比变化的影响,单票收入相对偏低的经济快递和同城急送的业务量增长较快,占比提升,从而带来整体的票均收入下降。
而伴随着客户分层与产品结构优化等经营举措的推进,顺丰的票均收入从2021年第三季度起环比回升,较此前一年同期差距逐渐缩小,并在第四季度回升到16.56元/件,达到与2020年第四季度同比基本持平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快递行业竞争环境的不断改善,也有利于顺丰坚持做高质量、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2021年来,国家多部门出台文件规范行业竞争,多省份明确要求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强调服务质量,遏制因低价竞争损害末端网点及快递小哥权益的情况。相关政策的出台后,去年下半年开始快递单价降幅收窄,行业内多家公司宣布上涨派费。
尽管消费市场增速趋缓,但销售渠道和流量多元化的背景下,企业客户更注重消费者服务体验,这也推动了快递企业从“同质低价”竞争转向“品质差异、客群差异”竞争,从“B端定价”转向部分“C端定价”。
另据时代财经了解,近期顺丰披露的业绩显示,合并1-2月数据,速运物流业务收入合计为271.2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15%;速运物流业务量合计为16.27亿票,较上年同期增长2.01%;单票收入为16.67元,同比提升5.04%,趋势持续向好。
在3月30日的业绩会交流上,顺丰管理层谈及疫情对经营的影响时也表示,随着国家防疫政策得到有效的实施,多个城市又开始恢复正常活动,从3月第四周开始,公司受影响的网点在减少。
截至3月29日,顺丰仅有约11%的网点受影响,总体件量呈复苏态势。顺丰管理层表示,1月和2月票均单价有所提升,2021年一季度的情况不会重演;同时,公司有信心成为疫情后业务最快回升的公司,对2022年的业绩保持乐观态度。
这也给外界及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图片来源:顺丰控股
第二增长曲线确立
在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里,除了不断扩大时效快递服务本业的规模与地位,顺丰也在寻觅与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目前,顺丰在物流多个细分赛道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近4-5年的孵化培育,这些新业务的成果在顺丰2021年的财报中可窥见。
数据显示,2021年,顺丰时效快递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961.6亿元,同比增长7.3%,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46.41%,仍是顺丰控股占比最大的基础业务。顺丰经济快递业务不含税营业收入322.7亿元,同比增长54.7%;快运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232.5亿元,同比增长25.6%。
此外,同城急送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50.0亿元,同比增长59.1%,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冷运及医药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20.1%。
同时,供应链及国际业务实现不含税营业收入392亿元,同比增长199.8%——这是顺丰所有分业务中增长最迅猛的板块,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不足9%大幅提升至18.92%,从而推动顺丰确立了第二增长曲线。
业务迅速上升背后,除了源于顺丰国际快递及顺丰丰豪、新夏晖的供应链业务取得较快增长外,还与去年完成的一笔重要收购相关。
2021年2月,顺丰控股宣布以75.55亿港元收购嘉里物流51.8%的股份,成为第二大股东;同年9月底,对嘉里物流的部分要约收购完成交割,自第四季度起,顺丰将嘉里物流合并,扩大了国际业务及综合物流业务规模。
完成嘉里物流的收购后,顺丰的海外业务取得了突破,迈出了出海十年来的一大步。
据了解,嘉里物流在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尼等东南亚国家拥有海外本土快递网络,这使得顺丰收购后在全球网络布局、国际货运航空网络建设,尤其对东南亚地区的市场开拓进入到新阶段,到2021年末总资产规模同比增加88.8%达到2099亿元。
此外,顺丰去年完善了“海陆空”资源优势,标志性动作就是加快与政府共同建设的亚洲首个货运航空枢纽鄂州花湖机场建设。
资料显示,鄂州花湖机场将是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货运枢纽机场;作为核心航空货运枢纽,1.5-2小时飞行可覆盖经济人口占全国90%的地区。
2021年,该机场工程跑道、航站楼、塔台、货运站等主体设施建设基本完成,已于2021年12月底正式启动校验飞行;今年3月,该机场迈入试飞阶段,计划于年底投入运营。
鄂州机场的发展将对顺丰的业务带来不小的推动作用。借此,顺丰有望以鄂州机场为核心进一步拓宽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全货机航线网络,充实“海陆空”一体化立体资源库,为客户提供国内及跨境多式联运服务。
图片来源:顺丰控股
据业绩交流会上管理层称,在鄂州机场物流中心投入服务后,时效件覆盖的城市数量会增加,挽救目前因航线不足被迫走陆运的存量快件,而且稳定性也会提高,吨公里成本下降也让时效件的定价更具有弹性与灵活性,进一步填补和改善顺丰目前不足的地方。
除了业务层面,2021年顺丰在资本运作循环、拓宽融资渠道方面也有所作为。去年,顺丰控股旗下顺丰房托、顺丰同城均实现了在港上市,搭建了新的国际资本运作平台、打通了新业务的融资渠道,成为顺丰多元化布局战略的重要里程碑。
若加上并购的嘉里物流,仅在去年顺丰控股已增添了三家上市子公司。
另外,顺丰在2021年10月底成功完成A股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00亿元,降低了公司资产负债率,满足未来发展的资金需求。在此基础上,顺丰在建成完善覆盖全球、高效可靠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上有了更大的空间。
兴业证券指出,展望2023-2025年,随着鄂州机场投入服务、国际业务与嘉里物流融合、电商件加快与电商平台合作,顺丰时效物流、电商物流、国际业务均有望迎来新的驱动力,加速成长为世界一流的综合物流服务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