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Fintech | 建行推首个校园贷产品,正规军入局能否拯救市场?
作为首款银行系校园贷产品,校园快贷能否为风暴中的校园贷市场赢得舆论上的转机,又是否具备实力,在众多的同类竞品中占得主动,值得外界期待。
提到校园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暴力催收、高利贷、裸条等负面事件。随着监管地不断深入,如今行业的诸多乱象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善,更为重要的是,饱受诟病的“校园贷”终于迎来了正规军的入场。
5月17日,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发布了业内首款针对在校大学生群体专属定制的互联网信用贷款产品——“金蜜蜂校园快贷”(下称“校园快贷”)。据悉,该产品为纯信用贷款,授信额度在1000元至50000元之间,目前年利率按照5.6%执行,广东省内约有150家高校在校大学生可以申请,首笔贷款也已经核准发放。
银行系VS网贷平台
作为首款银行系校园贷产品,校园快贷能否为风暴中的校园贷市场赢得舆论上的转机,又是否具备实力,在众多的同类竞品中占得主动,值得外界期待。
据建行广东分行方面介绍,校园快贷现行的利率按照5.6%执行,相当于日息万分之一点五。授信额度在1000元至5万元。不过产品投放初期,额度将控制在5000元以内,未来将随着学生客户本人的良好信贷记录逐步提高额度。贷款用户可以在1年内随借随还、按天数计算利息。
而“融360”的一份报告数据显示,随机抽取的10家校园贷平台中,年化利率最高可达36.75%,超过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民间借贷年化利率36%的红线。除了高额的利率,一些校园贷平台还有逾期罚息、逾期管理费、充值费、提现费、借款服务费等诸多名目的杂费。计算下来,一些平台的借贷成本年化利率甚至高达40%以上。
在风险管控方面,校园快贷通过数据分析并结合学生使用行为,建立配套的风控模型来进行综合跟踪及评估。这与大部分网贷平台通过大数据建立风控模型大同小异。
不过,在贷后管理方面两者差异较大。校园快贷会在借贷人出现异常行为时通过联系校园金融服务平台——校园e银行以及学校进行跟踪了解,并协助、督促学生按时还款。确实出现逾期、不良等按规定需要上报征信的,则会依法依规上报。而作为非金融机构设立的网贷平台,一方面校方的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因为无法上报央行征信系统,坏账率偏高,催收效果也要明显弱于银行。
可以看出,银行系平台无论是在利率还是贷后管理上都要优于网贷平台。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也称,相比网贷平台,商业银行有资金优势和很强的品牌声誉,能显著降低学生的借款成本,促进这个业已被破坏的市场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商业银行在产品研发、风险控制、内控管理、承担社会责任方面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市场化机构因其零活、高效的体系,能发挥补充辅助作用,从而形成有效衔接。”融之家CEO张建梁对时代财经表示。
带着“使命”入场的正规军
因为没有固定收入来源,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校园贷高息模式显然是难以为继的。银行系的入场具有引导的作用,一定程度上也是监管层希望看到的。
今年两会期间,中国银行许罗德副行长曾提出要鼓励商业银行在高校消费金融服务领域中发挥主体作用,为高校学生消费信贷构建一个规范有序服务体系,开发有针对性的消费金融产品,满足大学合理消费需求,全面提升高校学生金融服务的普惠水平。
而在4月21日银监会召开的一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提出了对银行业布署六大任务,其中第五条就明确指出,在加强互联网金融与信息科技风险防控,持续推进网络借贷平台(P2P)风险专项整治,做好清理整顿工作的同时,加强商业银行对大学生的金融服务。
值得一值的是,就在建行广东分行发布校园贷产品的前一天,有媒体消息称,中国银行也将于近期正式发布为大学生量身打造的“中银E贷•校园贷”产品,并在华中师范大学率先合作落地。
银行系进军校园贷市场初现苗头。张建梁表示,经过行业整顿之后,部分不良校园贷平台已经逐步退出市场,校园金融业务将逐步走向正规化。此次商业银行系推出校园贷产品是银行正规军介入校园金融服务领域的开始。
薛洪言认为,商业银行进入校园贷市场,会产生很好的信号效应,一方面预示着监管机构一边在堵偏门,一边也在开正门,并未放弃这个市场;另一方面对于缓解校园贷的污名化现象,也有好处。
“未来,低息模式会成为校园贷市场的主流模式,参与者应该会有两类,一类是商业银行,一类是互联网金融巨头。”薛洪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