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时代财经APP

立即扫码下载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微信

立即扫码关注

随时获取最新资讯

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时代财经APP

退市红线逼近、多个高管离职,半年营收2800万的上海贵酒打响“保壳”战

作者:梁争誉 2025-09-12 22:17

上海贵酒还能留在牌桌上吗?

上半年营收仅2800万元,上海贵酒“保壳”突围战打响。

9月12日,上海贵酒(股票简称:*ST岩石,股票代码:600696.SH)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与以往不同的是,投资者的关注点几乎都集中在“保壳”与退市风险上。

报告期内,上海贵酒营业收入仅2824.96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5.22%,距离“3亿元退市风险红线”有巨大差距;净亏损6776.68万元,虽较去年同期收窄12.41%,但整体依旧深陷亏损泥潭。

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若上海贵酒2025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3亿元,公司股票将被终止上市。这意味着,距离年末仅剩不到四个月的上海贵酒,必须在收入和盈利两端同时发力,否则将面临被摘牌的命运。

图源:上海贵酒官网

实控人韩啸仍在羁押中

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及董事会秘书(代行)陈琪直言,从2023年年末开始,公司在资金、渠道与品牌三端同时承压。

2023年12月,上海贵酒关联方海银控股旗下理财产品暴雷;2024年9月,上海市公安局奉贤分局通报,依法对海银财富涉嫌非法集资立案侦查,上海贵酒实际控制人韩啸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所持的2.17亿股(占总股本64.80%)被司法冻结。

目前,韩啸所涉案件已按照集资诈骗案被公安机关移送至检察院审查起诉。韩啸仍处于羁押状态。

这一连串事件重创经销商与合作伙伴的信心。上海贵酒资金承压,返利返货无法兑现,渠道补货、备货趋于谨慎,营收持续下降,资金回流骤减,公司市场投放随之下降,形成恶性循环。

“经销商的观望情绪,叠加行业整体遇冷,公司整体销售恢复遇到了很大的困难。”陈琪在会上坦言。

更糟的是,外部市场环境同样不容乐观。

中国酒业协会与毕马威联合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白酒报告》”)称,2025年,酒业进入政策调整期、消费结构转型与分化期、存量竞争的深度调整期,形成“三期叠加”的局面。

根据《白酒报告》,行业整体呈现量价齐跌、库存高企的压力,平均存货周转天数高达900天,同比增长10%,存货量同比增长25%;价格倒挂现象已覆盖60%企业。

“白酒产业正向优势产区、优势企业、优势品牌集中的趋势明显,中小品牌酒企愈加受到挤压,公司亦受此行业环境的影响。”上海贵酒在财报中如是描述行业现状。

退市风险压顶

今年4月23日起,上海贵酒“披星戴帽”,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变更为“*ST岩石”。退市风险之下,公司亟须在短时间内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双修”。

然而,从半年报数据来看,上海贵酒与监管红线的差距极大:营业收入2824.96万元,尚不足3亿元红线的1/10;扣非净亏损达4133.70万元,虽同比收窄47.27%,仍未扭亏。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陈琪在会上披露了一系列自救举措。

一是去库存、补现金流。上半年,上海贵酒将库存清理与渠道现金流补充作为核心任务,推出“库存折扣包销计划”,将过去24个月动销不畅的非核心品牌SKU及临期产品,以折扣销售方式清理库存,截至报告期末、存货4.89亿元,较上年期末下降7.07%。

二是B端客户和场景化产品开发。针对政务消费收缩与传统渠道疲软,公司将资源聚焦B端客户,推出“企业接待用酒”“渠道定制礼盒”“股东专属定制酒”等场景化产品,意图从“定制”赛道撕开缺口。

三是加码线上渠道。公司聚焦抖音、拼多多等平台建立“日播+专场”体系,累计开播近百场。

四是寻找战略投资者。陈琪在会上明确提出,将寻找合适的战略投资者,协调优化上下游资源、销售渠道和融资环境,支持公司可持续生产运营。

令投资人担心的是,在自救的同时,上海贵酒高管接连“撂挑子”。

根据公告,陈琪已申请辞去副董事长职务,副总经理孙文、副总经理刘智涛均已离任。“公司将尽快确定代行董事长职责的人选,在人选确认之前,陈琪仍代行董事长的职责。”上海贵酒称。

尽管管理层描绘出一幅“多管齐下”的突围计划,但从线上互动来看,投资者的担忧并未因此缓解。有投资者质疑,在行业下行、资金紧张、实控人案件未明的情况下,上海贵酒是否还有能力和时间完成“保壳”目标。

行业“三期叠加”与实控人风波的双重夹击下,这场“保壳突围战”注定艰难,也充满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时代财经 编辑:时代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