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直播燕郊上班族通勤,房价和时间都伤不起
有一群人,上班时手机会收到短信:北京欢迎你;下班回家收到短信是:河北人民欢迎你。他们是住在燕郊通勤北京的上班族。
众所周知,北京上下班高峰的交通拥堵,是老大难问题。最近网上热传一组图片,说的是燕郊、大厂、香河一带进京的上班族,为了避开进京高速的拥堵,探索了一条水路进京的法子。
昨天上午,腾讯新闻针对这群人的上班路程做了场直播,选取河北香河县王店子村到北京东四环大郊亭路程,分水、陆两路,对比两种路线所花的时间。观看直播的人数最高达到9.7万人。
直播中,两路人分别从9点出发,陆路的从香河福喜路出发,走通燕高速;另一路则走县道,在京哈高速边上一个叫王店子村的地方,从潮白河渡河,绕过京哈高速最堵的一个收费站,再穿回到京哈高速。
画面中,潮白河河面只有五十来米宽,两旁是乡村,周围比较安静,来这里的车辆也不多。简易的渡口主要是方便两边村民出行用的。
汽车渡河用的是村民用旧船改造的平板船面,河的两岸拉起一根绳子,汽车上船以后,村民就用手拉扯绳子,通过牵引让船走起来,收费是单程一块钱。
最后比较的结果是,水路用了1小时24分钟到达目的地,另一队多花了半个小时,两小时后才到达大郊亭。
这场直播主要是为了介绍渡船进京的方法,如果是一个真正的上班族,恐怕实际的出发时间会提前到早上7点甚至更早。
廊坊、三河、香河、大厂近两年买房、租房的价格都在攀升,因为这里是北京上班族们退而求其次的住处。
在直播中走陆路的分队,所走的通燕高速几乎承载了所有燕郊通勤人的寄托。每天上班、下班,祈祷着不要堵车。然而早上超过7点,白庙收费站就是第一难关,直到高碑店每个环节都容易导致打卡迟到。
除了自驾车,还有一支通勤大军选择的交通方式是公交车。
张伟去年8月在燕郊上上城四期小区买了套房子。他在北京做程序员,买这套房子首先是因为工作地点在国贸附近,他只要坐一辆跨省公交车就可以直达。但还是想得太简单了。
“每天超过七点钟,想上一趟930就是拼体力。”另外一条走潮白人家小区的814公交车更是拥挤,常常有人挂在车门口司机关不上门。
“车厢里人跳起来就不会着地了——被挤住了。”
腾讯位置服务今年2月发布的大数据报告显示,人口的涌入增加了一线城市的通勤压力。对比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工作日通勤距离,北京市上班族工作日平均出行半径为9.3公里,通勤时间压力居四城之首。
而从城内工作区看,北京国贸、中关村、望京、西二旗、金融街和亦庄六个主要工作区中,中关村和国贸的通勤距离高于全城平均值,国贸平均工作日出行半径最长,达到11公里;亦庄最短,为8.6公里。
超过1小时通勤时间已经成为北京居民城内出行的常态,最远的工作日出行半径可达40公里以上,这些人一天往返路程将达到100公里。而上述直播中居住在河北的上班族,便是通勤路上最辛苦的一群。
通勤一词其实是日文汉字的直接引用,形容城市扩张到一定程度,居民居住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每日在市郊和市中心往返。许多国际大城市都有通勤地带,人们在通勤的城市居住,并到城中心上班。
日本一直被认为人口密度大,市中心房价高,通勤压力大的国家。但据央广网在日本的观察员介绍,日本大城市通勤时间基本在一个小时以内。
根据一份对东京圈和大阪府内各1000人的调查,上学或上班路程单程超过1个小时的,东京占55%,大阪占45%,其中一半以上的人乘车时间在40分钟以内,主要乘坐地铁和轻轨。
日本的轨道交通发达,而上班的公司通常不会为员工提供停车位,因此自驾车上班的人比较少。
另外在日本上班,交通费是由工作单位负担的,有些住得太远的职员要乘坐新干线,交通费也由公司负担。
英国同样受过高房价和租金的影响,越来越多人无法在办公室附近居住。英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5年英国人平均通勤时间大约为57.1分钟,每个工作日都有370万人通勤时间超过2个小时。
来自埃克塞特的律师尼克,每天至少要花费3个小时,开车并乘火车去布里斯托上班。每周还有一天要去加的夫的办公室,那将花费他四个小时的时间,几个月来光火车票就高达5000英镑,这还不包括汽油和停车费。因为太过拥挤,他只能在火车上站着,他形容每天都是噩梦。
而俄罗斯最大的人力资源调研公司,也针对俄罗斯各个城市的通勤状况做了一个综合测试,首都莫斯科毫无悬念地力压全国,以平均单程通勤时间高达62分钟,稳居全国之首。
莫斯科居民尽管大多有私家车,但仍有63%居民使用大众交通上下班,只有28%居民坚持使用私家车作为通勤工具。
但使用私家车并没有节省太多时间,私家车单程通勤时间高达48分钟,还要寻找车位并支付停车费。
(综合央广网、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