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舌尖》总导演陈晓卿离职 或将与腾讯合作
“大学毕业至今,在央视上班。”距陈晓卿加入央视已有28年,52岁的陈晓卿曾自嘲自己的工作简历乏善可陈。他会否选择腾讯作为职业生涯新起点?
10月23日,央视纪录频道制片人、《舌尖上的中国1、2》总导演陈晓卿正式从央视离职。据报道,他将带领“舌尖1、2”团队创办独立公司,继续从事纪录片创作,目前筹备的第一部纪录片依然和美食有关。
时代财经就此电话联系陈晓卿求证,其表示,目前尚不方便就个人创业计划一事接受采访。
目前《舌尖上的中国3》已由央视的全新团队承接,正处筹拍过程。据悉,《舌尖上的中国3》的冠名费已拍出1.18亿元,纪录片冠名广告首次跻身亿元俱乐部。
《舌尖上的中国》一炮而红
2011年1月1日,央视纪录片频道上线,从筹备到开播仅花费3个月时间,工作人员均从央视其他频道抽调而来。彼时陈晓卿负责主管项目运营部,一年的广告收益不超过4000万元,仅够频道正常运营。
在西方国家,纪录片多由基金会出资拍摄。而在彼时的中国,纪录片还是少人问津的小众影视领域,商业开发价值极为有限。
但陈晓卿制作出品的《舌尖上的中国》成了例外。
《舌尖上的中国2》宣传照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于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超乎寻常的热度让《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至今仍是各大电视台的常客。据淘宝数据显示,在《舌尖上的中国》播放期间,淘宝网与节目有关的食材成交量达到729 多万(584 万人下单),成交金额突破了2亿元。
在持久热烈的讨论中,《舌尖上的中国2》承载公众期待而来,商业表现依然亮丽。据媒体报道,与《舌尖上的中国》相比,2014年播出的第二季制作费用上升至3000万元,而包括播出权冠名、版权销售及其与其他节目之间插播的广告收益超亿元。
陈晓卿作为《舌尖上的中国》的总导演亦因此备受关注。自此,陈晓卿的微博内容总与美食相关。2016年1月,陈晓卿撰写的《至味在人间》出版,在各大电商平台出售,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当当网上评价已过万,这在美食类书籍中屈指可数。
据媒体报道,离开央视后,陈晓卿将带领“舌尖1、2”团队创办自己的公司,继续从事纪录片创作,目前筹备的第一部纪录片依然和美食有关。
将与腾讯合作?
公众好奇的是,离开央视的陈晓卿将选择单打独斗,抑或与渴求优质内容的互联网企业合作?
时代财经为此查询工商信息信用系统,发现与陈晓卿有关联的3家公司分别为北京时代侧影传媒科技、北京稻来传媒科技及北京凌云竞生文化传媒。北京时代侧影传媒科技创建最早,于2016年12月成立。而在三家公司的股东名单中,均出现了“利创信息”这家公司的身影。
数据来源:启信宝
利创信息与腾讯关联颇深,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担任利创信息执行董事兼总经理,业界盛传利创信息乃腾讯旗下产业基金。
耐人寻味的是,与前述三家公司均有关联,曾担任《舌尖上的中国》制片人的朱乐贤,在陈晓卿离职前已加盟腾讯,任腾讯视频纪录片内容运营中心副总监。另外,陈晓卿的妹妹,前凤凰卫视知名主持人陈晓楠也已于今年3月跳槽至腾讯,任腾讯网副总编辑兼首席主持人。
业内人士猜测,离开央视后,陈晓卿极有可能与腾讯合作。
《舌尖》热度不再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及媒体行业的变革,互联网企业更为透明高效的创作氛围吸引不少央视人投身其中。
马东及罗振宇是其中典型,马东打造的《奇葩说》拥趸颇多,罗振宇创建的逻辑思维及得到更是在知识付费领域备受关注。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的切换,马东和罗振宇如鱼得水。
但并非所有尝试都能如此成功。曾负责《舌尖上的中国》版权发行业务的冯蕾蕾,创建新团队饭合FoodLin,推出系列易于传播的美食短视频,目前饭合已推出视频一百多期,但微博粉丝数仅12万。
此外,尽管《舌尖上的中国》美誉度不低,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影响力逐渐降低。2016年1月7日,由《舌尖上的中国》衍生而来,同样由陈晓卿导演的贺岁电影《舌尖上的新年》表现平平,最终票房仅194万元。
自《舌尖上的新年》播出至今,陈晓卿尚无新品推出。有消息称,2016年3月陈晓卿已透露离职意向。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陈晓卿在微博上持续发布美食图片,足迹遍布全球。与此同时,陈晓卿成为了前述三家初创公司的股东及高管。
现阶段,距《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播出已过去5年,这期间在互联网科技的推动下,中国公众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内容产业正迎来新一轮爆发,美食领域涌现内容创作者无数。短平快美食视频如《日食记》被广泛传播,依附于直播的吃播更吸引了诸多年轻人的注意力,在微博、微信平台上,已有大量自媒体在持续生产着相关内容。
在内容策划、生产、传播等多方面有着深厚功力的陈晓卿,能否再次推出类似《舌尖上的中国》这样的现象级产品,还需要时间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