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大D会”逾300亿扫货英伦,香港新晋女首富买楼补仓
同为神秘组织“大D会”的成员,华人置业、中渝置地和恒大有着相似的投资路径,眼下他们都在英国踊跃买楼,据不完全统计,这三家企业涉及的投资总额约337亿元。
“分家风波”刚刚落幕,香港新晋女首富甘比便带领华人置业投身于英国的“包租婆”事业,并开启了海外扫货模式。
5月7日,华人置业集团发布公告称,伦敦时间5月5日,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以股权交易形式,收购伦敦StJames'sSquare11及12号以及OrmondYard14至17号的综合式商用物业,收购价合约1.75亿英镑(约17.6亿港元)。
该物业原业主为一马来西亚退休基金,目标物业可提供约8万平方呎的甲级写字楼,目前该物业的所有单位已全数出租予多名租户,全年租金收入约为789.07万英镑(相当于约7935.9万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华人置业此番收购的公司2016年的业绩是亏损的,公告显示,目标公司2016年的税后溢利由2015年的约2157万英镑转为亏损1198万英镑。
不过,立志要在英国做好“包租婆”生意的华人置业绝不会因为目标物业的亏损而丧失信心,并且此次收购行为在华人置业看来是符合其战略的。“此次收购的物业将被持作投资物业,用作长期资本增值及租赁用途。预期目标物业可为华人置业带来稳定及持续的收入。”
同为神秘组织“大D会”的成员,华人置业、中渝置地和恒大有着相似的投资路径,眼下他们都在英国踊跃买楼,据不完全统计,这三家企业涉及的投资总额约337亿元。
华人置业闯英伦
近年来,不少港资企业都跟随李嘉诚的脚步“抛离”国内市场,刘銮雄旗下的华人置业亦是其中之一。在悉数清空内地资产后,华人置业陆续抛售包括尖沙嘴新港中心、尖沙嘴TheOne、铜锣湾皇室大厦、湾仔美国万通大厦、澳门御海蓝湾等多个项目,在成功套现超过500亿港元后,华人置业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市场。
手握数百亿现金让华人置业在“扫货”时显得格外“豪迈”。华人置业此次收购已于伦敦时间25月5日达成,交易总代价1.75亿英镑已经由买方支付,当中包括9685.09万英镑(相当于约9.74亿港元)的交易款及7707.34万英镑(相当于约7.75亿港元)的股东贷款。
在英国房地产市场,华人置业并不是一名“新手”。在今年3月22日,华人置业集团发布公告称,其间接全资附属公司迅正有限公司以约1.83亿英镑(相当于20.48亿港元)扣除租金补足及英国土地印花税,向英属公司BritishAirwaysPensionTrustees收购位于英国伦敦的一宗物业。
不仅如此,去年华人置业在英国市场同样有所收获。据时代财经了解,2016年4月及5月,华人置业先后于英国伦敦购入StGeorgeStreet14号永久业权甲级写字楼及OxfordStreet61-67号(单号)及SohoStreet11-14号综合用途永久业权楼宇,总代价约27.95亿元。
这些物业无一例外全部被华人置业留作长期资本增值及租赁用途。但是,要做好“包租婆”的角色绝非易事,上述物业的收入也未能在短期内为华人置业带来过多的回报。
华人置业2016年业绩报告显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华人置业录得租金收入同比下跌37.9%,几近腰斩。
对于业绩的下滑现象,华人置业方面表示是受相关出售事项的影响,同时还强调不会放弃海外市场。“集团会继续放眼海外及香港,积极物色各地具投资价值的项目作长远发展,以丰富集团的投资组合。”
中资进入伦敦房地产市场已经成为英国脱欧之后的一个常态,在莱坊大中华区执行董事夏博安看来,近年来市场的回暖以及货币政策的改变为中资进入英国市场提供了机会。
“2016年以来,中资机构对伦敦物业显示出浓厚的兴趣,而且英镑持续走低也被视为存在长期的投资价值。”夏博安向时代财经表示。
英国房地产投资平台布瑞克·维斯特公司近期对3000家全球房地产投资者调查显示,2016年伦敦商业地产投资回报率为4.4%,预计2017年至2019年的年均回报率将在5.2%左右。
“大D会”海外齐扫货
与华人置业一样,同为“大D会”成员的张松桥和许家印也对英国市场保有一定野心。有意思的是,同样是布局英国市场,华人置业、中渝置地、恒大却有着不一样的逻辑和风格。
中渝置地和华人置业都是近两年伦敦买楼的“常客”,5月1日,张松桥旗下中渝置地以11.35亿英镑,折合人民币101亿元现金买下英国伦敦金融城最高大楼利德贺大楼(LeadenhallBuilding)的全部股权。这一举动让张松桥在当地一举成名,这笔交易亦成为中国企业在英国房地产行业最大的收购案之一。
中渝置地披露的利德贺大楼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该大楼的收益分别为976.7万英镑、2722万英镑,毛利分别为627.5万英镑、2471.8万英镑。截止2016年12月31日,其净资产为6.34亿英镑。照此测算,张松桥此次收购价格溢价率为79%。
这也并不是张松桥的第一笔海外生意。今年1月底,张松桥还曾斥资2.9亿英镑(约合25亿元人民币)买下了伦敦帕丁顿火车站附近的写字楼OneKingdomStreet,溢价47.47%。
据时代财经不完全统计,自2015年以来,张松桥已在英国买下五处房产,总投资额高达217.7亿元。
“脱欧以后,由于汇率变化,中国的投资者对英国商业地产比较看好,大金额买卖比较多,溢价现象普遍。中渝置地收购的物业本身具备一定溢价条件,只要踩准市场节点出售,上述物业能够为中渝置地带来可观的利润。”重庆房地产金融专家荣腾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不同于华人置业和张松桥在英国市场的游刃有余,许家印的恒大则出手更为谨慎,而且它的逻辑还有别于前两者,他并没有选择从买楼开始,而是瞄准了当地的建筑商。
2016年11月,英国媒体SkyNews透露,恒大正在同英国建筑商CalaHomes深入洽谈,希望买下这家大型英国高端房屋建筑商。这笔交易一旦成功,将成为恒大进入英国市场的首单收购,总收购金额可能达到7亿英镑(58亿人民币)。
CalaHomes是英国高端建筑市场的主要建筑商,擅长在英国中部、苏格兰和伦敦M25公路附近等住宅区建造大型高端住宅,被誉为建筑界的Waitrose,其所建住宅均价为53.8万英镑,远高于英国全国20.24万英镑的平均房价。
不仅如此,CalaHomes由于其在高端建筑市场强势的品牌地位,建筑合同咨询量和预定量始终在不断上升。英国政府表示将在2020年前新建100万套住房,CalaHomes也将承担大量建房任务。
虽然这笔交易暂时未有最终的结果,但一旦交易成功,将是中资企业首次将并购触角伸向英国大规模住宅建筑领域。而借助CalaHomes在当地的优势,恒大能够迅速在英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弥补其几乎没有海外开发住宅建筑经验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