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财经APP
企业第一财经读本

聚合支付擦边“二清” 或面临整顿
聚合支付平台已接近百家,其盈利方式包括支付手续费、商户营销服务、社交和位置服务、商户培训、消费金融等方面。但现实情况是,目前阶段聚合支付的盈利能力非常有限,而清算业务可获得利润空间更大,于是一些平台打起了商户结算资金的主意,打“擦边球”违规开展清算业务,形成了一定的金融风险。
关于央行整顿“聚合支付”平台业务的消息近期传得沸沸扬扬,而就在6日,这一传言得到了证实。2月6日,央行某地支行流出《关于开展违规”聚合支付“服务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对聚合支付业务做出了具体定位,并要求违规平台做出限期整改。
《通知》规定,聚合支付不得从事商户资质审核、受理协议签订、资金结算、收单业务交易处理、风险监测、受理终端(网络支付接口)主密钥生成和管理、差错和争议处理等核心业务;不得以任何形式经手特约商户结算资金,从事或变相从事特约商户资金结算;不得伪造、篡改或隐匿交易信息;不得采集、留存特约商户和消费者的敏感信息。
同时,有关《通知》的多份文件也对聚合支付平台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开展“聚合支付”服务机构自查并将有关情况于2017年2月28日前报送主管部门。如违反上述四个“不得”规定的,各单位应于2017年3月31日前进行整改,并将整改情况报送主管部门。而对于未按照要求整改的机构,则将其纳入无证经营支付业务专项整治范围依法处置。
聚合支付指的是从事支付、结算、清算服务之外的支付服务。聚合支付平台本身不具备支付牌照,而是通过聚合多种第三方支付平台(例如支付宝、微信支付)、合作银行及其他服务商接口等支付工具的综合支付服务。聚合支付并非是打通不同支付公司的支付通道,而是基于消费者的不同支付工具选择而自动匹配对应的支付通道,聚合支付平台只有会员账户,没有支付账户,正常情况下,平台也不会沉淀商户资金,资金最终还是要回到商户自行绑定的支付账户或金融账户之中。
聚合支付的优势在于,给商户提供了一个简单便捷的渠道满足了顾客不同的支付需求。同时它也减少了商户接入、维护支付结算服务时面临的成本支出,提高商户支付结算系统运行效率的。
据不完全统计,聚合支付平台已接近百家,其盈利方式包括支付手续费、商户营销服务、社交和位置服务、商户培训、消费金融等方面。但现实情况是,目前阶段聚合支付的盈利能力非常有限,而清算业务可获得利润空间更大,于是一些平台打起了商户结算资金的主意,打“擦边球”违规开展清算业务,形成了一定的金融风险,这也是央行此次下发《通知》,整改平台利用“二清”套利的原因所在。
所谓“二清机构”,是针对一清机构而言。一清机构的POS机一般是通过银联、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公司直接清算,商户的交易结算款会直接划转至商户的收款账户。而二清机构的POS机需进行“二次清算”,即结算资金经过一次清算后,先转至二清机构开立的第三方账户,再经由该第三方账户处理后,结算至商户的收款账户。简单地说,二清机构就是未获得央行支付业务许可,却在持牌收单机构的支持下实际从事支付业务。
该模式资金难以监管、且存在利用差异费率违规赚取利差等行为,风险较高,一直被央行禁止。近年来,由于无商户准入门槛,“二清机构”年交易量规模高达上万亿元,在这背后,“商户账户安全很难受到保障”、跑路等乱象,也引起监管层的高度重视。2013年10月,财付通因与深圳市威富通科技有限公司等第三方公司合作涉及“二清模式”,曾被央行叫停并责令整改。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监管层对于聚合支付业务的关注,主要还是集中在是否涉及“二清”或者超出收单服务外包的业务范围。未来或有更多的监管文件发出,规范聚合支付市场。